梅苑双语网

甘肃省教育惠民十项政策2025年有哪些新变化?

甘肃省教育惠民十项政策是省委、省政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而实施的重要举措,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困难学生资助到教育教学条件改善的多个领域,切实解决了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甘肃省教育惠民十项政策

学前教育阶段:保障适龄儿童入园

针对学前教育资源不足、普惠性学位短缺问题,政策提出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对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给予保教费减免,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计划,鼓励乡镇中心幼儿园辐射带动村级幼儿园,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确保农村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得起园”。

义务教育阶段:巩固普及成果

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石,政策聚焦“控辍保学”,建立“县长、局长、乡长、村长、家长”五级责任体系,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补助,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减轻农村学生和家庭经济负担,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政策免除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并发放国家助学金;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免除学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阶段:资助与就业并重

高等教育阶段,政策建立了“奖、贷、助、勤、补、免”多元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并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解决学生学费、住宿费问题,支持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给予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

特殊群体教育:精准帮扶全覆盖

政策重点关注特殊群体教育需求,对残疾学生实施“一人一案”教育安置,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落实“两为主”政策,保障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给予倾斜,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

为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政策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推进“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农村学校“有优秀教师、留得住优秀教师”。

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建设省级教育云平台,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学校“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班班通”设备使用效益,以信息化推动教育公平,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营养改善计划: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学生提供免费营养午餐,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健康水平,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政策支持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并发放助学金,鼓励学生掌握一技之长,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就业创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督导与评价: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建立教育惠民政策落实督导机制,定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畅通社会监督渠道,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政策红利精准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切实提升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相关问答FAQs

Q1:甘肃省教育惠民十项政策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享受哪些资助?
A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享受多类资助:学前教育阶段保教费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教科书费,并享受生活补助;普通高中阶段免学杂费、发放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阶段免学费、发放国家助学金;高等教育阶段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覆盖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各阶段。

Q2: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A2:该计划主要在甘肃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县实施,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营养午餐,标准为每生每天4-5元(具体标准根据地区调整),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学校需科学制定营养食谱,确保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其健康成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