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2025幼儿园新政策落地,家长最关心的3个教育方针变了吗?

幼儿园教育方针和政策是指导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准则,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相关方针政策不断完善,形成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核心,以“科学保教”为路径的体系化框架。

幼儿园教育方针和政策

幼儿园教育的核心方针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核心方针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强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一方针突出了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和基础性,要求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初步的自理能力。

主要政策内容及实施要点

《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是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的目标,政策重点包括:

  • 扩大普惠性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
  • 规范办园行为:严格幼儿园准入管理,强化安全监管,规范收费行为,防止“小学化”倾向。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幼儿园教师配备补充机制,保障教师待遇,提升专业素养。

《幼儿园工作规程》

《规程》是幼儿园管理的基本规范,对幼儿园的招生、保育、教育、安全、卫生保健等工作作出全面规定,核心要点包括:

  • 坚持保教结合:强调保育与教育并重,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 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人员,保障幼儿在园期间的人身安全。
  • 规范一日活动: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包括游戏、学习、运动、生活等环节,动静交替,保证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防止“小学化”专项治理

针对部分幼儿园教学内容超前、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教育部多次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明确要求:

  • 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提前教授拼音、识字、计算等小学化知识,不得布置家庭书面作业。
  • 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鼓励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探索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 转变家长观念:通过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尊重幼儿成长规律。

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

为推动学前教育政策落地,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 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逐步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重点支持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和普惠性幼儿园发展。
  • 完善师资培养体系:加强幼儿师范院校建设,扩大师范生招生规模,开展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
  • 强化督导评估: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

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政策导向

在具体实践中,幼儿园教育政策导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课程设置科学化:围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开发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园本课程,注重各领域内容的有机渗透。
  • 环境创设教育化:创设安全、温馨、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提供丰富的玩教具,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
  • 家园协同常态化:建立健全家园沟通机制,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家长学校等形式,形成家园共育合力。

幼儿园教育政策实施效果与挑战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效:毛入园率大幅提升,普惠性资源持续扩大,“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有待改善,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等,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保障,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判断幼儿园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
解答:判断幼儿园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是否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如拼音、识字、数学计算等);二是教学方式是否以课堂讲授、机械训练为主,缺乏游戏和互动;三是是否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或组织统一考试;四是幼儿一日活动中自由游戏和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充足,若存在上述情况,则可能存在“小学化”倾向,家长可向当地教育部门反映。

问题2:家长应如何配合幼儿园落实科学保教政策?
解答:家长配合幼儿园落实科学保教政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盲目攀比、不超前教学;二是合理安排幼儿家庭生活,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和户外活动时间;三是多陪伴幼儿参与亲子游戏、阅读、运动等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四是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培训和亲子活动,理解并支持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