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教育局政策法规科作为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统筹推进全市教育法治建设、规范教育行政管理、保障教育政策落地实施的核心职能,科室以“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为宗旨,通过政策解读、法规制定、执法监督、权益保障等多元手段,为临沂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

科室职能定位与核心工作
临沂市教育局政策法规科的主要职能可概括为“立法参谋、执法监督、权益保障、法治服务”四大板块,具体工作中,科室聚焦教育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系统推进政策研究与法规制定,如参与起草《临沂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牵头制定教育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明确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事项的操作标准;统筹开展教育系统“八五”普法工作,推动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科室还承担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信访处理等法律事务,维护教育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化解教育领域矛盾纠纷。
政策制定与法治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科学立法,构建教育政策体系
政策法规科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围绕教育公平、质量提升、综合改革等目标,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教育政策体系,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台《临沂市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资源配置、师资建设、质量监测等12项具体措施;针对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制定《临沂市民办学校设置标准》,细化办学条件、师资配备、财务管理等准入门槛,通过“立改废释”并举,确保政策文件的合法性与可操作性,近五年累计梳理教育类政策文件200余件,废止失效文件36件,形成动态更新机制。
(二)严格执法,规范教育行政行为
为提升教育行政执法效能,科室创新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建立教育行政执法清单,明确对违规办学、招生考试、校园安全等领域的监管重点,2025年,全市开展教育专项执法检查45次,查处违规培训机构127家,整改校园安全隐患89项,推动建立教育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执法合力。
(三)普法先行,提升师生法治素养
科室将法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实施“法律进校园”工程,通过编写《中小学生法治教育读本》、开展“模拟法庭”比赛、举办法治副校长专题培训等活动,推动法治教育常态化,2025年以来,全市共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56所,市级法治教育基地23个,师生法治知识普及率达98%以上。
创新举措与成效亮点
(一)建立“政策解读+咨询服务”双平台
科室创新搭建“临沂教育政策云平台”,整合政策文件、解读材料、常见问题等内容,实现政策“一键查询”;开通“政策法规咨询热线”,安排专人解答学校、家长及社会公众疑问,年均受理咨询3000余次,满意率达95%。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围绕“减环节、优服务、提效率”目标,科室牵头梳理教育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将教师资格认定、民办学校设立等12项事项纳入“一窗受理”平台,办理时限平均缩短60%,推行“告知承诺制”,简化证明材料,切实为群众办事减负。
(三)强化教育法治研究支撑
联合临沂大学法学院成立“教育法治研究中心”,开展教育领域热点法律问题研究,形成《校园欺凌法律防范机制研究》《教师权益保障现状与对策》等研究成果12项,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未来工作方向
面向“十四五”,临沂市教育局政策法规科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教育法规体系,研究制定《临沂市学前教育条例》《校园安全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二是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建设“智慧法治”监管平台,实现执法过程全流程记录;三是深化法治文化建设,打造“沂蒙教育法治”品牌,推动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协同推进的教育法治新格局。
FAQs
问:政策法规科如何帮助学校解决办学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答:政策法规科通过“三措并举”为学校提供法律服务:一是建立“法律顾问团”,聘请专业律师为学校提供常态化法律咨询;二是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定期排查学校合同管理、校园安全等风险点,出具整改建议;三是编印《学校法律风险防范指南》,举办专题培训,提升学校依法治校能力。
问:学生或家长如何向政策法规科反映教育领域的违规问题?
答:公众可通过三种渠道反映问题:一是拨打市教育局“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政策法规科受理;二是通过“临沂市教育局官网”在线提交投诉材料,注明“政策法规科收”;三是邮寄书面材料至临沂市教育局政策法规科(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9号,邮编:276000),科室将在5个工作日内受理,15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