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近日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教育政策,旨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些政策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通过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和创新举措,为四川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基础教育: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在基础教育领域,新政策聚焦于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明确要求,到2025年,全省90%以上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6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优质均衡标准,为此,四川省教育厅将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攻坚计划”,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名校+弱校”“集团化办学”等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延伸,2025-2025年,全省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00所,新增学位30万个。
- 加强师资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乡村教师津贴补贴,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建立“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推动教师轮岗交流,确保每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均衡配置。
- 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五育并举”,强化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开发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如川剧、蜀绣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
为适应产业升级需求,政策着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核心举措包括:
- 优化专业布局:围绕四川省“5+1”现代工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和“4+6”现代服务业体系,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重点培育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急需专业。
- 推进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共建”机制,鼓励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支持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100个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养2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
- 完善升学通道:拓宽中职学生升学渠道,推动“职教高考”制度,支持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高等教育:提升创新能力
在高等教育领域,政策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 强化“双一流”建设:支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鼓励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新增一批省属重点高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 推动科研创新:设立“四川省高校科技创新基金”,支持高校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深化国际合作:支持高校与海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到2025年,全省高校将新增50个国际合作项目。
保障措施:强化政策落实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四川省教育厅将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 加大经费投入:省级财政设立教育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和“双一流”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办学,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 完善督导评估:建立政策落实督查机制,定期对各地各校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校园宣传等多种渠道,解读政策内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政策实施预期成效
通过上述措施,预计到2025年,四川省教育发展水平将显著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基本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明显增强,高校科研创新水平进入全国前列,教育公平和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表:四川省教育厅2025-2025年重点教育政策一览表
| 领域 | 主要目标 | 关键举措 | 时间节点 |
|---|---|---|---|
| 基础教育 |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新建改扩建500所中小学,推动教师轮岗交流,深化课程改革 | 2025年 |
| 职业教育 |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优化专业布局,建设100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完善“职教高考”制度 | 2025年 |
| 高等教育 | 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 | 支持高校科研创新,新增50个国际合作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2025年 |
| 教育保障 | 强化政策落实 | 设立专项资金,完善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宣传引导 | 持续推进 |
相关问答FAQs
Q1:此次政策对农村学生有哪些具体支持措施?
A1:政策明确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包括新建改扩建农村学校、提高乡村教师津贴、推动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等,还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Q2:职业教育政策如何帮助学生就业?
A2: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将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强化实训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政策支持“职教高考”,为学生提供升学机会,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