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会计继续教育政策是规范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根据财政部《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及上海市财政局相关要求,本市会计继续教育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旨在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工作的新要求。

适用对象与学习要求
上海市继续教育适用于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中、高)或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但从事会计工作的本市人员,会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90学分,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分的三分之二,学分在全国范围内当有效,不得重复计算。
与形式
分为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 专业科目:包括企业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税收政策、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会计中的应用等。
- 公需科目:涵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信息技术、创新创业等通用知识,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综合能力提升。
学习形式
上海市会计继续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主要包括:
- 网络学习:通过上海市财政局认可的继续教育平台(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东奥会计在线”等)在线完成课程学习。
- 面授培训:由市级或区级财政部门、行业协会、高校等机构组织线下培训班。
- 其他形式:如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承担科研课题等,经审核后可折算相应学分。
学分管理与登记
会计人员需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学习并申报学分,学分由继续教育机构统一导入上海市财政局“会计人员管理系统”,个人可通过系统查询学分记录,未完成年度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其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登记可能受限,影响职称晋升和诚信评价。
政策特点与趋势
近年来,上海市会计继续教育政策呈现以下特点:
- 数字化升级:推广“互联网+继续教育”,优化线上学习体验,引入智能题库和直播互动功能。 与时俱进**:新增ESG(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财务数字化转型等前沿领域课程,贴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求。
- 监督机制完善:加强对继续教育机构的资质审核和过程监管,确保学习质量。
常见问题与解答(FAQs)
问题1:会计人员如何选择继续教育平台?
解答:上海市财政局官网会定期公布“认可继续教育机构名单”,会计人员可从中选择正规平台,建议优先选择市级财政部门或权威机构合作平台,确保学分有效,报名时需核对机构资质,避免通过非授权渠道学习导致学分不被认可。
问题2:未完成当年继续教育会有什么影响?
解答:根据规定,未完成年度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无法办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登记或继续教育事项登记,在高端会计人才选拔、评优评先等工作中,继续教育完成情况可能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建议会计人员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年达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