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对教育的政策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领域推出了一系列系统性、创新性举措,为推动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基础教育:促进优质均衡,筑牢教育根基
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基石,四川省近年来持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着力破解“入园难”“入学难”“城乡差距”等突出问题,在学前教育方面,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等方式,大幅提升普惠性资源覆盖率,2025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90%,有效缓解了“入园贵、入园远”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聚焦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通过“名校+弱校”“集团化办学”等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2025年累计投入超200亿元,改造校舍面积千万平方米以上,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四川省还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高中阶段教育则注重多样化发展,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探索“普职融通”“综合高中”等办学模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产业发展
作为人口大省和工业大省,四川省将职业教育视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省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构建了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相衔接的“纵向贯通”机制,支持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在产教融合方面,四川省出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升行动计划》,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领域,支持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2025年全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覆盖率达8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四川省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企业实践、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高等教育:强化内涵发展,提升创新能力
四川省拥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水平大学,近年来通过“双一流”建设、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等工程,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全省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和学科数量稳步增加,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2025年,全省高校科研经费总量突破300亿元,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四川省还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支持省属高校特色发展,推动应用型高校转型,鼓励高校聚焦地方产业需求,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新兴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通过“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部省合建”等政策,加大对西部高校、民族地区高校的支持力度,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师资力量,保障教育质量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四川省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通过完善培养培训体系、提高教师待遇、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等举措,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全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建立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机制,在专业能力提升方面,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每年培训教师超10万人次,重点提升农村教师、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待遇保障方面,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规定,并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住房保障等政策,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
教育公平与保障:聚焦特殊群体,促进教育普惠
四川省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针对留守儿童、残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出台了一系列精准帮扶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在特殊教育方面,推进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完善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保障机制,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7%,四川省还加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通过“9+3”免费职业教育、对口支援、“组团式”教育帮扶等政策,提升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数字化转型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面向未来,四川省正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教育”平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支持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发展,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四川省还将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倾向,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为建设教育强省注入新动能。
四川省教育政策重点领域成效概览
| 领域 | 主要政策 | 阶段性成效 |
|---|---|---|
| 基础教育 | 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 |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90%,城乡差距缩小 |
| 职业教育 | 产教融合提升行动计划、“订单式”培养 | 校企合作专业覆盖率85%,毕业生就业率超90% |
| 高等教育 | “双一流”建设、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 | 科研经费超300亿元,科研成果显著增加 |
| 教师队伍建设 | 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待遇保障 | 年均培训教师超10万人次,乡村教师待遇提升 |
| 教育公平 | 困难学生资助、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 残疾儿童入学率超97%,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升 |
相关问答FAQs
Q1:四川省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A1:四川省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实施“集团化办学”“名校+弱校”等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是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差距;三是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优化课后服务,减轻学生负担;四是加强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优质师资均衡配置。
Q2: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四川省的产业发展需求?
A2:职业教育通过以下方式服务产业发展:一是深化产教融合,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共建实训基地、产业学院;二是优化专业设置,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三是完善“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衔接体系,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四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