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常识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但正确使用胰岛素对控制血糖、避免并发症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胰岛素注射的常识,帮助患者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

胰岛素的基本知识
胰岛素是一种降糖激素,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部分2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患者,根据作用时间,胰岛素可分为以下几类:
| 类型 | 起效时间 | peak时间 | 作用持续时间 | 
|---|---|---|---|
| 超短效 | 10-20分钟 | 1-3小时 | 3-5小时 | 
| 短效 | 30分钟 | 2-4小时 | 5-8小时 | 
| 中效 | 1-2小时 | 4-12小时 | 16-24小时 | 
| 长效 | 3-4小时 | 无明显峰值 | 24小时以上 | 
| �混(预混) | 30分钟 | 2-8小时 | 10-24小时 | 
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并严格遵循医嘱。
注射前的准备
- 洗手与消毒:注射前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并用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待酒精完全干燥后再注射。
 - 检查胰岛素:确认胰岛素类型、有效期及外观(短效和预混胰岛素应为澄清液体,长效和超长效应为均匀混悬液)。
 - 混匀胰岛素:中效、长效及预混胰岛素需轻轻翻转或滚动(避免剧烈摇晃)至均匀,确保剂量准确。
 
注射部位的轮换
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可能导致皮下脂肪增生或萎缩,影响胰岛素吸收,推荐注射部位包括:
- 腹部(肚脐周围2厘米外):吸收最快,适合餐时胰岛素。
 - 大腿前外侧:吸收较慢,适合基础胰岛素。
 - 上臂外侧:适合自我注射。
 - 臀部:适合儿童或自我注射困难者。
 
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间隔1厘米以上,并记录注射部位,避免重复。
注射技巧与注意事项
- 注射角度:  
- 成人常规皮下注射:90度垂直进针。
 - 儿童或偏瘦者:45度角进针,避免肌肉注射。
 
 - 捏皮技巧:  
捏起皮肤皱褶,垂直进针,注射后停留10秒再拔针,防止药液渗漏。
 - 针头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针头会导致针尖弯曲、增加疼痛和感染风险。
 
低血糖的预防与处理
胰岛素治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血糖<3.9mmol/L),症状包括心慌、出汗、头晕、饥饿感等,处理方法:
- 立即摄入15克快作用糖类(如半杯果汁、3-4颗葡萄糖片)。
 - 15分钟后复测血糖,若仍偏低,重复上述步骤。
 - 若意识清醒,可进食少量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
 
储存与携带
- 未开封胰岛素:2-8℃冷藏(避免冷冻),避免光照。
 - 已开封胰岛素:室温(低于25℃)保存,4周内用完。
 - 携带时:避免高温或冰冻,可使用专用胰岛素冷藏袋。
 
FAQs
胰岛素注射后多久可以进食?
答:短效或预混胰岛素通常在注射后15-30分钟内进食,超短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可在注射后立即进食,具体时间需根据胰岛素类型和医生建议调整。  
如何判断胰岛素注射部位是否出现问题?
答:若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凹陷、疼痛或颜色异常,可能是皮下脂肪增生或萎缩,需停止该部位注射,并及时就医调整注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