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肺癌防治常识2025更新?关键措施早知道!

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有效防治肺癌需要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以下从病因预防、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康复管理等方面,系统介绍防治肺癌的基本常识。

防治肺癌的一些基本常识

肺癌的高危因素与预防策略

肺癌的发生是遗传、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高危因素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是降低发病风险的关键。

主要高危因素

  • 吸烟:包括主动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是肺癌的首要致病因素,85%以上的肺癌与吸烟相关。
  • 环境暴露:长期接触氡气、石棉、砷、铬等致癌物质,或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会增加患病风险。
  • 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肺纤维化等,可能诱发癌变。
  • 家族史与遗传:一级亲属中有肺癌患者,或携带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ALK等),发病风险更高。

预防措施

  • 戒烟限酒: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无论吸烟年限长短,戒烟均可显著降低风险,同时避免二手烟,减少厨房油烟暴露(使用抽油烟机、控制油温)。
  • 改善环境:新装修房屋需检测氡气浓度,职业接触者需做好防护,雾霾天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
  •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增加新鲜蔬果摄入)、适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增强免疫力。
  • 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年龄≥40岁、吸烟≥20包年(每天吸烟1包×20年)、有肺癌家族史等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

早期筛查与诊断:早发现是关键

早期肺癌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可能已进入中晚期,因此筛查对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筛查方法

  • 低剂量螺旋CT(LDCT):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工具,能发现直径≤5mm的微小结节,对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较胸片提高20%以上,建议高危人群每年一次,连续筛查3年以上。
  • 痰细胞学检查:适用于中央型肺癌患者,但阳性率较低,常作为辅助手段。
  •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CYFRA21-1、NSE等,可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但特异性不足,不能作为筛查依据。

诊断流程
疑似肺癌者需通过以下步骤明确诊断:

  1. 影像学检查:胸部CT、增强CT、PET-CT等,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是否转移。
  2. 病理活检:通过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痰液或胸腔积液检查获取组织样本,是确诊的“金标准”。
  3. 基因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检测EGFR、ALK、ROS1等基因突变,指导靶向治疗选择。

治疗方式:个体化综合治疗

肺癌的治疗需根据病理类型(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分期、基因检测结果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常用治疗手段

  • 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包括肺叶切除、楔形切除等,结合淋巴结清扫可提高治愈率。
  • 放射治疗: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如立体定向放疗(SBRT)对早期肺癌效果显著。
  • 化学治疗:即化疗,通过药物杀灭癌细胞,适用于中晚期患者或术前新辅助治疗。
  •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如EGFR-TKI、ALK抑制剂),具有精准高效、副作用小的优势。
  •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杀伤肿瘤,如PD-1/PD-L1抑制剂,适用于部分晚期患者。

治疗选择参考
以下为不同分期肺癌的常见治疗策略:

临床分期 治疗方案(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
Ⅰ期(早期) 手术切除±辅助放疗,5年生存率可达70%-90%
Ⅱ-Ⅲ期(中期) 手术+辅助化疗/放疗,或同步放化疗,部分患者可靶向治疗
Ⅳ期(晚期) 以全身治疗为主(靶向/免疫/化疗),联合局部治疗控制症状

康复管理与随访

肺癌治疗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风险并改善生活质量。

随访计划

  • 术后2年内:每3-6个月复查胸CT、肿瘤标志物、肝肾功能等。
  • 术后3-5年:每6-12个月复查一次,5年后每年一次。
  • 晚期患者:根据治疗反应每2-3个月评估一次,关注病情进展及药物副作用。

康复建议

  •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心态,必要时接受心理咨询或加入患者互助团体。
  • 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放化疗期间少食多餐。
  • 功能锻炼:术后循序渐进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散步等运动,避免剧烈活动。

相关问答FAQs

Q1:哪些人群属于肺癌高危人群,需要定期筛查?
A: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即为高危人群:①年龄40-74岁;②吸烟≥20包年(或每天吸烟≥1包×20年,或每天吸烟≥2包×10年),戒烟时间<15年;③有环境或职业暴露史(如石棉、氡气等);④一级亲属有肺癌病史;⑤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建议此类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Q2:发现肺部结节就是肺癌吗?需要手术吗?
A:肺部结节不等于肺癌,多数为良性病变(如炎症、结核球、错构瘤等),需根据结节大小、密度、形态及生长速度综合判断:①≤5mm的纯磨玻璃结节,建议年度复查;②5-10mm结节,需3-6个月复查CT,若增大或实变成分增加,需进一步检查;③≥10mm或恶性征象明显(如分叶、毛刺、胸膜牵拉)者,需通过活检或手术明确诊断,是否手术需由专业医生评估结节风险及患者整体情况,并非所有结节都需手术切除。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