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安全教育平台是泉州市教育局主导建设的重要教育信息化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学生、家长及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该平台整合了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了覆盖预防、教育、管理、应急全链条的安全教育体系,为打造平安校园提供了坚实支撑。

平台核心功能模块
泉州安全教育平台以“系统化、场景化、个性化”为设计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功能模块:
-
课程学习中心
平台按学段、年级分类设置安全教育课程,涵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欺凌、食品安全、心理健康等12大类主题,课程采用动画、短视频、VR模拟等形式,结合本地案例增强代入感,学生可通过电脑或移动端自主学习,系统自动记录学习进度并生成报告。 -
专项活动管理
针对全国安全教育日、消防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平台定期组织线上主题活动,2025年防溺水专题教育”通过“知识闯关+情景模拟”模式,吸引全市超80万学生参与,完成率达98%,活动数据实时同步至教育部门,便于掌握学校落实情况。 -
应急演练系统
提供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的虚拟演练流程,学校可定制演练方案并组织师生在线参与,系统支持多角色扮演(如指挥组、疏散组),通过模拟场景训练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结束后自动生成评估报告,指出改进环节。 -
数据监测看板
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可通过后台实时查看各校课程覆盖率、学生参与率、隐患排查数量等指标,平台自动预警连续3天未登录学习的学生名单,由学校跟进督促,形成“监测-反馈-整改”闭环管理。
平台应用成效
自2025年全面推广以来,泉州安全教育平台已成为校园安全管理的“智慧中枢”:
- 覆盖率显著提升:全市1923所中小学、120万学生注册使用,课程完成率从2025年的75%提升至2025年的96%。
- 事故率持续下降:2025年校园安全事故数量同比下降42%,其中溺水事故减少65%,印证了预防教育的有效性。
- 家校协同加强:家长端模块推送安全提醒、亲子共学任务,2025年家长参与度达89%,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双重防护网。
特色亮点与创新实践
-
融合
结合泉州地域特点,增设“古建筑防火”“台风避险”等特色课程,针对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开发《古厝消防安全指南》,通过3D模型演示消防栓位置、疏散通道规划,填补了通用教材的空白。 -
AI智能辅助系统
引入AI风险预警模型,分析学生行为数据(如频繁搜索“校园欺凌”关键词)、环境数据(如周边水域水位变化),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并推送干预建议,2025年通过预警成功干预3起校园欺凌事件。 -
多终端适配与离线学习
支持手机APP、平板、电脑等多设备访问,针对农村网络条件有限的学校,提供离线包下载功能,确保偏远地区学生也能正常学习。
未来发展方向
泉州安全教育平台计划进一步升级:
- 拓展VR实训场景:建设“沉浸式安全体验馆”,模拟火灾逃生、急救操作等场景,提升实操能力。
- 建立学生安全档案:整合平台学习数据、体检信息、心理测评结果,形成个性化安全成长档案。
- 联动社会资源:对接消防、医疗等部门,开放“安全专家在线咨询”通道,构建多元共治的安全教育生态。
相关问答FAQs
Q1:泉州安全教育平台是否强制要求学生使用?
A1:平台采用“引导式参与”模式,课程学习由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但不强制所有学生同步完成,对于因特殊情况无法参与的学生,学校会提供补学渠道,确保教育公平性。
Q2:家长如何通过平台参与安全教育?
A2:家长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或APP绑定学生账号,接收每周安全提醒、节假日专题课程,并参与“亲子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部分学校还定期推送“家长课堂”视频,帮助家长掌握家庭安全防护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