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幼儿园夏天安全小常识

幼儿园夏天安全小常识

幼儿园夏天安全小常识

夏天是孩子们尽情玩耍的季节,但高温、紫外线、溺水等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需将夏季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常识普及和环境防护,为孩子们营造安全的成长环境,以下从多个方面介绍幼儿园夏季安全小常识,帮助老师和家长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

防暑降温,科学应对高温天气

夏季气温高,幼儿易出现中暑、脱水等情况,幼儿园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1. 调整户外活动时间: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选择早晚进行户外活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
  2. 保持环境通风:教室、午睡室安装风扇或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避免直吹幼儿。
  3. 补充水分:每小时组织幼儿饮水150-200ml,提供淡盐水或绿豆汤消暑,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4. 穿着透气衣物:建议给孩子穿宽松、浅色的棉质衣物,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

若孩子出现头晕、恶心、皮肤干燥等中暑症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并及时就医。

饮食安全,预防病从口入

夏季食物易变质,需严格把控饮食环节:

  1. 食材新鲜:采购食材时检查保质期,避免食用隔夜菜或未煮熟的海鲜、肉类。
  2. 餐具消毒:每日对餐具、水杯进行高温消毒,确保饮食卫生。
  3. 生熟分开:处理生熟食物的砧板和刀具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4. 避免冷饮过量:限制孩子食用冰淇淋、冰饮料等,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幼儿园可制定夏季饮食计划,如下表所示:

时间 餐饮安排 注意事项
早餐 稀饭、鸡蛋、小菜 温热为主,避免冷食
午餐 米饭、清炒时蔬、瘦肉汤 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午点 西瓜、酸奶、小蛋糕 控制分量,避免高糖食物
饮水 每小时150ml温开水 随时补充,不强迫饮水

防溺水安全,远离危险水域

溺水是夏季儿童安全的“头号杀手”,需重点防范:

  1. 远离危险区域:幼儿园周边的池塘、河流、工地水坑等场所应设置警示牌,并禁止幼儿靠近。
  2. 泳池活动监管:若组织游泳活动,需配备专业救生员,老师全程陪同,确保孩子在水中的安全。
  3. 家长教育: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提醒家长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浴室、水桶等有水的地方。

防晒防蚊,保护皮肤健康

夏季紫外线强,蚊虫多,需做好皮肤防护:

  1. 防晒措施:户外活动前30分钟为孩子涂抹儿童专用防晒霜(SPF30+),每2小时补涂一次。
  2. 防蚊叮咬:在活动区域安装纱窗、蚊帐,必要时使用驱蚊贴(避免含避蚊胺成分的产品)。
  3. 处理蚊虫叮咬:若被蚊虫叮咬,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避免抓挠引发感染。

用电安全,排查隐患

夏季用电量增加,需注意以下事项:

  1. 电器设备检查:定期检查教室内的插座、电线是否老化,避免幼儿触摸。
  2. 安全用电教育:通过故事、动画等形式,告诉孩子不能用手指或金属物品插插座。
  3. 雷雨天防护:雷雨天气时,关闭电器电源,避免让孩子站在窗户或大树下。

交通安全,遵守规则

夏季户外活动增多,需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1. 遵守交通信号:过马路时走斑马线,看红绿灯,不追逐打闹。
  2. 乘车安全:乘坐私家车时需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未满12岁不坐副驾驶位。
  3. 校车管理:校车出发前检查车况,确保幼儿系好安全带,途中不随意开门。

FAQs

问:孩子中暑后应该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答:首先将孩子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散热,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降温,若孩子意识清醒,可给予少量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若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送医。

问: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被蚊虫叮咬过敏?
答:蚊虫叮咬后若出现红肿、瘙痒加剧,或伴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可能是过敏反应,可先用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涂抹抗过敏药膏(如炉甘石洗剂),若症状严重或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通过以上措施,幼儿园和家庭可共同为孩子筑起夏季安全的“防护网”,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