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工作人员急救法2025年更新了哪些关键常识?

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掌握基本的急救法及常识不仅能保护自身安全,更能在关键时刻为他人提供帮助,降低伤害程度,以下从常见急症处理、创伤救护、意外伤害应对及急救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工作人员急救法及常识

常见急症处理

心肺复苏(CPR)

心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为4分钟,掌握CPR流程至关重要:

  • 判断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呼叫“你还好吗?”确认无意识。
  • 呼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取来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 胸外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双手交叉垂直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每2秒按压1次)。
  • 人工呼吸: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捏住鼻子,口对口吹气1秒,观察胸廓起伏。
  • 30:2循环:按压30次,吹气2次,直至患者恢复呼吸或专业人员到达。

中暑

高温环境下,若出现头晕、恶心、体温升高等症状,需立即处理:

  • 转移: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散热。
  • 降温:用湿毛巾擦拭全身,尤其颈部、腋窝等部位,或用冰袋敷于大血管处。
  • 补水:清醒者给予淡盐水或含电解质饮料,昏迷者需送医。

异物卡喉

  • 识别:患者无法说话、咳嗽或呼吸,双手掐住喉咙(国际通用窒息信号)。
  • 海姆立克急救法
    • 站于患者身后,双臂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抵住上腹部(肚脐上方两横指)。
    • 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直至异物排出。
    • 若患者昏迷,立即平放,实施CPR。

创伤救护

止血

  • 直接压迫法: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料覆盖伤口,用力加压止血。
  • 加压包扎法:在伤口处覆盖敷料,用绷带螺旋包扎,松紧适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 止血带法:用于四肢大出血,在伤口上方10厘米处用止血带绑扎,注明时间,每40-60分钟放松1次(每次1-2分钟)。

包扎

  • 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头部、肩部等部位,例如头部受伤时,将三角巾底边折起约两指宽,置于前额,两角经耳后拉至枕部交叉,再绕回前额打结。
  • 绷带包扎:采用螺旋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粗细均匀部位)或“8”字包扎法(适用于关节处)。

骨折固定

  • 原则:先止血再固定,避免移动骨折部位。
  • 方法:用木板、硬纸板等作为夹板,长度需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用绷带或布条固定,注意观察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如肤色、温度、感觉)。

意外伤害应对

烧烫伤

  • :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3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
  • :小心剪开伤处衣物,避免撕拉粘连皮肤。
  • :在冷水中持续浸泡,减轻疼痛。
  • :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防止感染。
  • :严重烫伤(水泡破裂、皮肤发黑)需立即就医。

电击伤

  • 切断电源:立即关闭总闸或用干燥木棒、竹竿挑开电线,切勿直接触碰伤者。
  • 脱离环境:将伤者移至干燥通风处,检查呼吸心跳,必要时进行CPR。

急救注意事项

  1. 确保安全:施救前先评估现场环境,避免二次伤害(如触电、火灾现场需先切断电源)。
  2. 科学施救:不随意移动重伤员,不轻易给昏迷者喂水或药物。
  3. 心理支持:安抚患者情绪,减少其恐惧感。
  4. 后续处理:急救后仍需送医进一步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急救用品清单(建议办公场所配备)

物品名称 数量 用途说明
创可贴 若干 小伤口包扎
无菌纱布 10片 止血、覆盖伤口
弹性绷带 3卷 固定、加压包扎
消毒棉片/碘伏 1瓶 伤口消毒
一次性手套 10副 防止交叉感染
冰袋 2个 扭伤、中暑降温
止血带 1根 四肢大出血急救
手电筒 1个 昏暗环境检查伤情

相关问答FAQs

Q1:进行心肺复苏时,是否需要一直按压到患者恢复呼吸?
A1:不是,CPR需持续进行,直到以下情况之一出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接手;施救者体力不支或现场环境变得不安全,若现场有AED,应立即使用AED分析心律并除颤。

Q2:被宠物抓伤或咬伤后,如何正确处理伤口?
A2:第一步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量去除可能存在的病毒;第二步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第三步及时前往医院,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切勿自行包扎伤口过紧。

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是每个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关键时刻的冷静处理能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建议定期参加急救培训,熟悉操作流程,并在办公场所配备急救用品,共同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