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广东学前教育政策近年来,广东省始终将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环节,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和资源投入,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25年至2025年,围绕“幼有所育”目标,广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从资源建设、师资队伍、保教质量、规范管理等多个维度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千万适龄儿童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不足曾是制约广东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近三年广东将扩大普惠性资源作为政策核心,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扶持规范一批、转型提升一批”的组合拳,持续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学位供给,2025年,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县(市、区)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实现全省学前教育普惠县(市、区)全覆盖,并提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85%以上”的目标。
为落实目标,省级财政累计安排超过200亿元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各地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2025年全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达1200所,新增学位约30万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租金补贴、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2025年,广东出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与管理办法》,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不超过当地同级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1.5倍)和办园质量标准,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通过三年努力,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2025年的78%提升至2025年的88%,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从42%提升至52%,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保教专业水平
教师是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针对广东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近三年政策重点从“培养、培训、保障”三方面发力。
一是扩大师资培养规模。 2025年,省教育厅实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计划”,鼓励省内师范院校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并推行“五年一贯制”专科和本科层次培养模式,2025年,全省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达3.5万人,较2025年增长40%。
二是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建立省、市、县三级培训网络,重点提升农村地区和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2025年,全省开展幼儿园教师专项培训超过2000场次,培训教师超15万人次。
三是保障教师待遇。 政策明确要求公办幼儿园教师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5倍并逐步提高,2025年,广东开展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专项督查,确保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队伍稳定性显著提升。
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质量
为扭转“小学化”倾向,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广东近三年持续强化幼儿园规范管理,2025年,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方案》,建立“幼儿园自评、县级复评、市级抽查、省级认定”的四级督导评估机制,将安全卫生、保育教育、师资队伍、内部管理等内容纳入评估范围,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
在课程与教学方面,2025年颁布《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明确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并要求每班配备“两教一保”(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推动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在全省100个县(市、区)开展“幼小衔接试点”,建立幼儿园与小学教研共同体,帮助幼儿平稳过渡到小学生活。
广东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工作,2025年启动“幼儿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点排查园舍安全、食品卫生、消防设施等问题,建立“一园一策”整改台账,确保幼儿园安全零事故。
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强化政策落实
为保障学前教育政策落地见效,广东建立了“政府主导、省市县三级共担”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对欠发达地区和学位缺口大的地区给予倾斜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通过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政策,引导企业、团体、个人举办普惠性幼儿园。
为确保政策落实,广东将学前教育发展纳入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普惠性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等核心指标进行量化考核,2025年,全省开展学前教育专项督导,对未达标的地区进行约谈和整改,形成了“政策—执行—监督—反馈”的闭环管理。
表:2025-2025年广东省学前教育发展核心指标
| 指标名称 | 2025年 | 2025年 | 2025年 |
|---|---|---|---|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 82% | 85% | 88% |
| 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 | 45% | 48% | 52% |
| 每千人幼儿园学位数 | 36个 | 38个 | 41个 |
| 幼儿园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 | 75% | 78% | 82% |
相关问答FAQs
问:广东如何保障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答:广东通过“认定—扶持—监管”三位一体模式保障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质量,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标准,包括办园资质、师资配备、保教质量等;通过生均补贴、租金减免、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给予资金和师资支持;建立年度考核和动态退出机制,对质量不达标或违规收费的幼儿园取消普惠资格,确保普惠性“量质齐升”。
问:针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薄弱问题,广东有哪些专项政策?
答:广东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计划”,重点通过三方面举措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水平:一是加大财政投入,2025年省级安排30亿元专项经费支持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二是实施“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工程,城市优质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共享课程资源和师资培训;三是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要求每个乡镇至少建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辐射带动村级幼儿园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