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学前教育保教费免税政策2025年起实施吗?哪些幼儿园能享受?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国家民族的未来,为减轻家庭教育负担,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其中学前教育保教费免税政策是关键举措之一,本文将对该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意义、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解读。

学前教育保教费免税政策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学前教育保教费免税政策是指对符合条件的学前教育机构收取的保教费给予免征增值税的税收优惠,这一政策的核心目的是通过税收杠杆,降低学前教育机构的运营成本,进而推动保教费价格下降,让更多家庭能够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25〕81号)等文件规定,享受免税政策的学前教育机构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审批设立,取得办学许可证;三是提供学历教育服务(包括学前教育),具体而言,幼儿园、托儿所等学前教育机构对3-6岁儿童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务收入,可免征增值税,对公办幼儿园收取的保教费免征增值税;对民办幼儿园,从取得登记证书之日起,3年内可免征增值税,期满后符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条件的,可继续享受免税政策。

政策实施的重要意义

  1. 减轻家庭教育经济压力:保教费是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的主要支出之一,尤其在一线城市,优质幼儿园的保教费标准较高,免税政策通过降低机构成本,间接引导保教费价格下调,有效缓解了“入园贵”问题,让更多家庭能够“上得起园”。

  2. 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税收优惠支持其提供质优价廉的教育服务,这有助于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矛盾,促进教育公平。

  3. 支持学前教育机构健康发展:免税政策为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其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力量、优化教育质量,从而推动整个学前教育行业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政策适用范围与操作流程

(一)适用范围

机构类型 适用条件 免税期限
公办幼儿园 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批准设立,提供学前教育服务 长期免征增值税
民办幼儿园 取得办学许可证,且符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 取得登记证后3年内免征,期满后符合条件的可继续享受
其他学前教育机构 经教育部门审批,对3-6岁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 符合条件者可享受免税政策

(二)操作流程

  1. 资格认定:学前教育机构需向教育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取得办学许可证和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文件(如适用)。
  2. 税务登记:机构在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时,需如实登记办学类型、服务范围等信息。
  3. 免税备案:符合条件的机构需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备案材料,包括办学许可证、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文件、收费标准说明等,填写《增值税免税备案表》。
  4. 发票开具:享受免税政策的机构开具增值税发票时,应在发票“税率”栏填写“免税”字样,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5. 后续管理:税务机关将对机构享受免税政策的情况进行定期核查,若机构不再符合条件(如超范围经营、取消普惠性资格等),需停止享受免税政策并补缴税款。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1. 免税范围界定:保教费仅指为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收取的费用,不包括餐费、住宿费、兴趣班费等其他费用,后者需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2. 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民办幼儿园需通过教育部门普惠性认定(如保教费标准低于当地公办幼儿园指导价、面向大众招生等)方可享受长期免税政策。
  3. 票据管理:家长在缴纳保教费时,应要求机构开具免税发票,以便核对免税政策落实情况。

相关问答FAQs

Q1:民办幼儿园如何申请享受保教费免税政策?
A:民办幼儿园需先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办学许可证,并按规定办理民办学校登记证书,取得上述证书后,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备案材料,包括办学许可证、登记证书复印件、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文件(如适用)等,填写《增值税免税备案表》,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即可享受免税政策。

Q2:如果幼儿园超标准收取保教费,还能享受免税政策吗?
A:不能,根据政策规定,享受免税的保教费需符合当地教育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若幼儿园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超范围收费,超出部分不得享受免税政策,且需按规定缴纳增值税,若幼儿园被取消普惠性资格,也将停止享受免税优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