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教育局最新政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青海省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西宁市教育局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旨在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健康成长,这些政策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领域,为西宁市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西宁市教育局明确提出,将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等模式,缩小城乡、校际间教育差距,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新增5个教育集团,覆盖主城区及县域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2025年将完成30所薄弱学校的改造工程,并配备智慧教室、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政策还强调“双减”工作的深化落实,要求学校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开设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为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西宁市教育局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政策支持职业院校与本地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确保学生所学技能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2025年,计划重点建设3个市级高水平专业群,并在西宁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新增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热门专业。
政策鼓励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每年计划培训不少于5000人次,助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和就业创业。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西宁市教育局通过多项举措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完善教师招聘机制,扩大优秀师范毕业生和紧缺学科教师的招聘规模;实施“名师工程”,计划三年内培养1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和200名骨干教师,并建立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优质师资均衡配置。
政策还关注教师待遇保障,明确要求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并逐步提高乡村教师补贴标准。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西宁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中小学每两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推动“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校内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并定期举办校园体育赛事和艺术展演。
在校园安全方面,政策要求学校加强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政策实施时间表
以下是部分重点政策的实施计划:
| 政策领域 | 具体措施 | 完成时间 | 
|---|---|---|
| 基础教育设施改造 | 30所薄弱学校改造工程 | 2025年12月 | 
|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 3个市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 2025年6月 | 
| 教师交流轮岗 | 城乡教师交流比例达到20% | 2026年8月 |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课率100% | 2025年9月 | 
相关问答FAQs
问:新政策对农村学生有哪些具体支持措施?
答:西宁市教育局通过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并实施“城乡教育共同体”项目,推动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农村学生可享受免费营养餐、寄宿生生活补助等政策,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将获得专项资助。  
问:如何确保“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答:教育局将通过定期检查、学生及家长反馈等方式,监督学校作业布置和课后服务情况,建立举报平台,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学校需公示作业清单和服务内容,确保政策执行透明化。  
西宁市教育局的新政策立足长远,聚焦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将为全市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