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h7n9防控措施小常识最新更新?2025春季个人防护怎么做?

H7N9防控措施小常识

h7n9防控措施小常识

H7N9禽流感是由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感染人类,也可感染禽类,人类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禽类或其污染的环境而感染,为有效预防H7N9禽流感,保障公众健康,需掌握以下防控措施小常识。

日常预防措施

  1. 避免接触禽类

    • 尽量避免接触活的鸡、鸭、鸽子等禽类,尤其是病死禽类,若需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手套、口罩,事后彻底洗手。
    • 不要购买或食用无检疫证明的禽类产品,避免在活禽市场长时间逗留。
  2. 注意食品卫生

    • 禽类、蛋类等食品应彻底煮熟煮透,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避免生食或半生食。
    • 处理生熟食物的砧板、刀具要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3. 保持个人卫生

    •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禽类、蛋类或进食前,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4. 增强免疫力

    • 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 接种流感疫苗,降低季节性流感与禽流感合并感染的风险。

重点场所防控

  1. 活禽市场管理

    • 活禽市场应定期消毒,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活禽与人类近距离接触。
    • 市场经营者应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确保禽类来源可追溯。
  2. 医疗机构防控

    • 医疗机构应设立发热门诊,对疑似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需佩戴N95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职业暴露。
  3. 学校与家庭防控

    • 学校应加强晨检,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 家庭中若发现禽类异常死亡,应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不自行处理。

应急处理措施

  1. 疑似症状处理

    若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接触过禽类后,应立即佩戴口罩,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接触史。

  2. 疫情报告与控制

    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对污染场所进行消毒。

H7N9防控知识速查表

防控环节 具体措施
个人防护 避免接触活禽,勤洗手,生熟食物分开处理,煮熟煮透禽类食品。
环境清洁 定期消毒厨房、禽笼等区域,保持通风,避免活禽市场长时间逗留。
就医指引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主动告知禽类接触史。
疫苗接种 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相关问答FAQs

Q1: H7N9禽流感会通过人与人传播吗?
A: 目前研究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尚不具备持续的人际传播能力,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受感染的禽类或其污染环境,但病毒可能发生变异,需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Q2: 如何判断禽类是否感染H7N9病毒?
A: 感染H7N9的禽类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羽毛蓬松、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死亡,若发现家禽异常死亡,应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切勿自行处理。

通过以上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H7N9禽流感的感染风险,公众需保持警惕,科学防护,共同维护健康安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