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冬季校园取暖设备使用高峰,如何避免安全事故?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冬季取暖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气温下降,各类取暖设备使用频率增加,若安全意识薄弱或操作不当,极易引发火灾、触电等意外事故,加强校园取暖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规范取暖行为,是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

校园取暖安全教育

校园常见取暖方式及安全隐患

校园取暖方式主要包括集中供暖、空调、电暖器、暖手宝等,不同方式存在不同的安全风险:

  • 集中供暖:若管道老化、压力异常,可能导致漏水、爆裂,引发地面湿滑或设备短路;暖气片表面温度较高,学生直接触碰易造成烫伤。
  • 空调取暖:长时间使用易导致过滤网积灰、散热不良,可能引发电机过热短路;空调外机安装不牢或线路老化,存在坠落、漏电风险。
  • 电暖器:作为常见移动取暖设备,其功率较大,若使用不合格产品、超负荷用电或覆盖易燃物(如衣物、纸张),极易引发火灾;部分电暖器缺乏倾断保护功能,倒地后可能持续加热,增加火灾风险。
  • 暖手宝/电热毯:劣质暖手宝可能存在爆炸漏电风险;电热毯若折叠使用或通电时间过长,易导致局部过热引发火灾。

校园取暖安全规范与操作要点

为防范取暖安全隐患,需从设备选择、使用习惯、日常维护等方面严格规范:

(一)设备选择与安装

  1. 采购合格产品:选购取暖设备时需认准国家3C认证,拒绝“三无”产品;电暖器、暖手宝等应具备自动断电、过热保护等功能。
  2. 专业安装调试:空调、集中供暖管道等需由专业人员安装,确保线路连接规范、固定牢靠,避免私拉乱接电线。

(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以下是各类取暖设备的安全使用要点:

取暖设备 安全操作规范
电暖器 远离易燃物(如窗帘、被褥),保持1米以上距离;
避免覆盖物品,影响散热;
离开教室、宿舍时务必关闭电源;
不在电暖器上烘干衣物。
空调 定期清理过滤网,每2-3周清洗一次;
设置合理温度(建议20℃左右),避免长时间连续运转;
不在空调出风口放置遮挡物。
暖手宝 优先选择电热丝式暖手宝,避免电极式(已禁用);
充电时有人看管,不超过2小时;
不直接挤压、摔打暖手宝。
电热毯 睡前通电取暖,入睡时务必关闭;
不折叠、不堆放使用,避免损坏内部线路;
老旧电热毯及时更换。

(三)日常维护与检查

  • 学校后勤部门需定期检查供暖设备、线路、开关等,对老化、破损设备及时维修或更换;
  • 师生发现设备异常(如异味、异响、过热)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学校报告;
  • 保持取暖设备周围通风,避免因密闭空间导致一氧化碳积聚(适用于燃煤取暖等场景)。

应急处置与安全教育

(一)常见取暖事故应急处置

  1. 火灾事故:立即切断电源,用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灭火(严禁用水扑救电器火灾);火势无法控制时,迅速疏散人员并拨打119报警。
  2. 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燥木棍、绝缘物体挑开电线,将触电者移至通风处,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3. 一氧化碳中毒: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重度中毒者立即送医。

(二)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学校应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校园广播、应急演练等形式,向师生普及取暖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明确禁止在宿舍使用大功率取暖设备(如“小太阳”、电炉等),避免电路过载引发事故。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使用电暖器时,可以在上面烘烤衣物吗?
解答:不可以,电暖器工作时表面温度可达100℃以上,覆盖衣物等易燃物会导致热量无法散发,极易引发火灾,烘烤衣物应使用专用烘干设备,并有人看管。

问题2:发现宿舍暖气片漏水,应该如何处理?
解答:立即关闭该组暖气片的阀门,用容器接住漏水以减少地面湿滑,避免触电;同时向宿舍管理员或学校后勤部门报告,由专业人员维修,切勿自行拆卸暖气片。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