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安徽义务教育收费政策有哪些新规定?

安徽省义务教育收费政策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严格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切实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安徽省不断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完善收费管理机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学上、上得起学”,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安徽省义务教育收费政策

政策核心:全面落实“两免一补”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的“两免一补”政策,学杂费免除标准按照学校隶属关系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执行,城乡统一、城乡一体;教科书费免除涵盖国家规定课程必修科目的教科书,免费教科书由省级政府采购统一配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覆盖范围包括城乡低保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补助标准按寄宿生和非寄宿生分别确定,确保应补尽补,不漏一人。

规范收费行为:严禁违规项目

为杜绝乱收费现象,安徽省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按规定收取少量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服务性收费包括伙食费、校服费、社会实践费等,遵循学生自愿、非营利原则,收费标准需报教育、物价部门备案;代收费主要包括教科书费(仅限部分选修科目)、基本医疗保险费等,据实结算,多退少补,严禁学校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资料、学具等,切实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经费保障机制:强化政府投入

安徽省建立了“省级统筹、市县落实”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逐年提高,2025年达到小学每生每年775元、初中每生每年975元,对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和在校生规模较小的学校给予倾斜,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政策,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特殊群体资助:精准帮扶全覆盖

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安徽省实施精准资助政策,对残疾学生、留守儿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在落实“两免一补”基础上,额外提供交通补助、特殊教育补助等,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普通学校的8-10倍拨付,保障残疾学生享有平等教育机会,通过“营养改善计划”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免费营养午餐,惠及全省多个县(区),有效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监管与公开:确保政策透明

安徽省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联合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对违规收费行为“零容忍”,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要求学校通过公示栏、校园网等渠道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补助发放等信息,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确保政策执行公开透明。

政策成效: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通过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收费政策,安徽省城乡、区域、校际间教育差距逐步缩小,义务教育巩固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率实现100%,政策的落地不仅减轻了群众教育负担,更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为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问答FAQs

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以收取补课费吗?
答:不可以,根据国家及安徽省相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收取补课费,不得组织学生有偿补课,学校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严禁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变相补课,严禁教师校外有偿补课。

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何申请生活补助?
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由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通过班级评议、公示等程序审核后,报教育部门审批,符合条件的,补助资金将直接发放至学生监护人银行卡或学生饭卡,确保补助资金精准发放到学生手中。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