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2025最新幼儿园中班教案,呼救常识怎么教才最有效?

呼救常识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呼救的基本概念,知道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正确呼救。
  2.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电话拨打紧急求助电话(如110、120、119),并清晰表达求助信息。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遇到危险时的冷静应对能力。

活动准备

  1. 教具:玩具电话、模拟紧急电话卡片、安全标志图片(如警察、医生、消防员)。
  2. 环境布置:创设“安全小卫士”主题墙,展示呼救步骤图。
  3. 多媒体资源:播放相关动画视频(如《小兔子的紧急电话》)。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模拟,激发兴趣

  1. 故事引入:教师讲述小兔子独自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门的故事,提问:“如果你是小兔子,会怎么做?”引导幼儿讨论呼救的重要性。
  2. 视频观看:播放动画,让幼儿观察角色如何通过电话求助,初步了解呼救流程。

(二)展开:学习呼救常识

  1. 认识紧急电话

    幼儿园中班教案呼就常识

    • 展示110(警察)、120(医生)、119(消防员)的图片,讲解各自用途。
    • 通过儿歌记忆:“遇到坏人找警察,生病打叫救护车,着火赶紧消防员。”
  2. 模拟打电话练习

    • 步骤分解
      | 步骤 | 动作要点 |
      |------|----------|
      | 1 | 拿起电话,按下号码 |
      | 2 | 等待接通,说“你好” |
      | 3 | 清楚说明地点和事件 |
      | 4 | 告别后挂断电话 |
    • 分组演练:幼儿两两一组,轮流扮演“求助者”和“接线员”,教师巡回指导。
  3. 情景判断游戏

    出示图片(如:迷路、火灾、受伤),让幼儿选择正确的紧急电话并说出理由。

(三)巩固:安全标志分类

  1. 互动游戏:将安全标志图片(如“禁止触摸”“紧急出口”)分类粘贴到对应场景(家里、马路、幼儿园)。
  2. 讨论:哪些情况下需要呼救?哪些情况可以自己解决?(如:轻微擦伤可找老师,严重受伤需拨打120)。

(四)结束:总结与延伸

  1. 回顾重点:通过提问巩固“三要素”(地点、事件、姓名)。
  2. 家庭任务:与家长一起制作家庭紧急联系卡,包括电话和住址。

活动评价

  1. 观察记录:幼儿是否能正确拨打电话并清晰表达信息。
  2. 作品评估:家庭紧急联系卡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注意事项

  1. 强调紧急电话不可随意拨打,避免虚假报警。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安全标志,增强安全意识。

相关问答FAQs

Q1:幼儿是否需要记住所有紧急电话号码?
A1:建议优先掌握110、120、119这三个号码,并通过反复练习和情景模拟加深记忆,教师可通过儿歌、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轻松记忆,同时强调只能在真正紧急时使用。

Q2:如何让幼儿理解“呼救”与“打扰”的区别?
A2:通过具体案例对比,如“生病时拨打120是呼救,无理由拨打110是打扰”,教师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不同情境下的正确做法,从而明确何时需要求助,何时应避免打扰他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