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义务教育优惠政策

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始终将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这些政策覆盖从入学保障到资助帮扶,从资源均衡到特殊群体关爱,形成了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入学保障政策
甘肃省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针对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实施“两为主、两纳入”政策,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建立控辍保学长效机制,通过“七长负责制”(县长、局长、乡长、村长、校长、家长、师长)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一个不少”。
教育资助体系
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甘肃省建立了覆盖义务教育全阶段的资助政策,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课本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1250元,非寄宿生补助标准减半,还对脱贫家庭学生、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实施“一生一策”精准资助,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为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甘肃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全面改薄”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等项目,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实现“20条底线”达标全覆盖,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并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帮扶”“集团化办学”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实现“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全覆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特殊群体关爱政策
甘肃省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实施分类保障,对残疾儿童少年,落实“一人一案”教育安置,通过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确保接受义务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落实监护人责任,加强心理健康关爱,对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双语”教育,配备双语教师,编写适合当地学生的教材,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营养改善计划
自2012年起,甘肃省在国家试点县和地方试点县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农村学生提供免费营养午餐,截至2025年,覆盖全省58个县(市、区)的近200万学生,标准为每生每天5元,全年按200天计算,有效改善了农村学生营养状况。
甘肃省义务教育主要优惠政策一览表
| 政策类型 | 覆盖对象 | |
|---|---|---|
| 免学杂费和课本费 |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 | 全体适龄儿童少年 |
| 生活补助 | 寄宿生每生每年1000-1250元,非寄宿生减半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 营养改善计划 | 每生每天5元标准,全年200天 |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
| 控辍保学 | 建立“七长负责制”,确保零辍学 | 适龄儿童少年 |
| 残疾学生教育保障 | 随班就读、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等方式安置 | 残疾儿童少年 |
FAQs
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如何申请?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由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学校通过班级评议、公示后上报县级教育部门审核,需提供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如低保证、特困供养证、残疾证等,具体流程可咨询当地学校或教育局。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如何在甘肃省入学?
随迁子女需提供父母双方居住证、就业证明、户口簿等材料,向居住地所在学区学校提出入学申请,当地教育部门按照“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统筹安排入学,不得收取额外费用或设置入学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