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初一到十五年俗常识2025最新版,这些老规矩现在还讲究吗?

初一到十五的年俗常识

初一:拜年迎新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寓意辞旧迎新,清晨,人们会穿上新衣,向长辈拜年,说“新年好”“恭喜发财”等吉祥话,传统习俗包括“开门炮仗”,即燃放爆竹驱邪纳福;部分地区还有吃“万年粮”的习俗,象征新年衣食无忧。

初一到十五的年俗常识

初二:回门探亲

出嫁的女儿在初二要回娘家探亲,称为“回门”,这天,女儿需备好礼物(如烟酒、糖果等)孝敬父母,娘家则设宴款待,民间认为,初二回门可增进亲情,也有“迎财神”的说法,商家多在这天开市,祈求新年生意兴隆。

初三:安睡祭祖

初三又称“赤狗日”,传说此日易招口舌,传统上人们多在家休息,不外出串门,部分地区有“送年”习俗,将年节装饰品收起,象征年节结束,一些地方会祭祖,缅怀先人。

初四:接神迎福

初四是“接神日”,传说灶王爷这天返回人间,家家户户准备供品,焚香迎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商家也会在初四“开炉”,重新生火做饭,寓意生意红火。

初五:破五迎财神

初五是“破五”日,民间认为此前诸多禁忌(如动土、倒垃圾等)至此解除,习俗包括“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通过打扫卫生、放鞭炮等方式驱邪迎福,南方部分地区吃“饺子”或“元宝”,象征招财进宝。

初六:送穷出行

初六称为“送穷日”,人们通过打扫房屋、倾倒垃圾等方式“送走穷气”,商家会在此日开业,称为“送穷迎财”,寓意新年财源广进。

初七:人日吃七宝羹

初七是“人日”,传说女娲在此日造人,习俗包括吃“七宝羹”(由芹菜、芥菜等七种蔬菜熬制),象征勤劳、聪明;部分地区有“捞鱼生”的习俗,众人将鱼肉夹起抛高,寓意“步步高升”。

初八:顺星祭星

初八是“顺星日”,人们祭拜星君,祈求一年顺利,商家会举行“放生”活动,将鱼、鸟等放归自然,积累功德。

初九:玉皇诞辰

初九是“玉皇诞”,民间信奉玉皇大帝为主宰宇宙之神,清晨,人们会备供品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初十:石头节

初十称为“石头节”,民间认为石头是“石敢当”的化身,此日不宜搬动石头,以免得罪神灵,部分地区有“抬石头神”的习俗,祈求五谷丰登。

十一至十五:元宵狂欢

  • 十一至十二:部分地区有“子婿日”习俗,岳家宴请女婿,增进亲情。
  • 十三:“上灯日”,人们开始挂灯笼,为元宵节预热。
  • 十四:“临水娘娘诞”,民间祭拜生育之神,祈求子嗣。
  • 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习俗包括吃元宵(南方汤圆、北方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等,象征团圆和喜庆。

初一到十五年俗简表

日期 主要习俗 寓意
初一 拜年、放爆竹 迎新纳福
初二 回门、迎财神 增进亲情、生意兴隆
初三 安睡、祭祖 避免口舌、缅怀先人
初四 接神、开市 迎福、重启生意
初五 破五、赶五穷 驱邪迎财
初六 送穷、开业 送走穷气、招财
初七 吃七宝羹 象征勤劳聪明
初八 顺星祭星 祈求顺利
初九 祭拜玉皇 风调雨顺
初十 石头节 祈求五谷丰登
十五 赏花灯、吃元宵 团圆喜庆

FAQs

为什么初五被称为“破五”?
答:初五“破五”意为打破前几天的禁忌(如不扫地、不倒垃圾等),人们通过“赶五穷”(驱赶五种穷神)和吃饺子/元宝,象征辞旧迎新、招财进宝。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
答:元宵节吃元宵(或汤圆)象征“团圆美满”,圆形的寓意“团团圆圆”,甜馅则代表生活甜蜜,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