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江苏2025年文旅新政策下,文化百科常识有哪些最新变化?

江苏,简称“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便是富庶之地,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苏文化兼具南北特色,既有吴文化的温婉细腻,也有楚文化的豪放大气,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地域文化体系。

有关江苏的文化百科常识

历史沿革与文化遗产

江苏的历史可追溯至史前时期,境内的淮安青莲岗文化、苏州草鞋山文化等见证了早期文明的繁荣,春秋战国时期,分属吴、越、楚等国,秦汉以后逐渐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见证了孙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的兴衰;苏州则因“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盛誉,成为文人雅士的聚集地。

江苏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截至2025年,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0项,包括苏州古典园林、明孝陵、大运河江苏段等,苏州古典园林以“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设计理念,融合自然与人文,被誉为“咫尺山林”;大运河作为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串联起扬州、淮安等沿岸城市,孕育了“运河文化”。

文学艺术与民俗风情

江苏是文学艺术的沃土,明清时期,江苏涌现出“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扬州八怪”等书画流派,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文学领域,《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出生于南京,其作品以细腻笔触描绘了江南世家的兴衰;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收录了大量江苏民间故事,影响深远。

民间艺术方面,苏绣、苏剧、昆曲、扬剧等独具特色,苏绣以“平、齐、细、密”的针法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昆曲发源于昆山,被称为“百戏之祖”,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饮食文化与地方特色

江苏饮食文化以“精致、清淡、鲜美”著称,分为苏帮菜、淮扬菜、金陵菜、锡帮菜四大流派,其中淮扬菜影响最广,擅长刀工和火候,代表菜品有清炖蟹粉狮子头、软兜长鱼、扬州炒饭等。

节庆民俗方面,苏州的“轧神仙”、南京的“秦淮灯会”、南通的“蓝印花布节”等各具特色,秦淮灯会自明代以来便闻名遐迩,每年春节前后,夫子庙一带张灯结彩,吸引无数游客。

教育科技与名人辈出

江苏自古重视教育,历史上共产生过500余名进士,现代教育亦走在全国前列,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百年名校坐落于此,科技领域,江苏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典范;当代的苏州工业园区、南京江北新区等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江苏名人辈出,涵盖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古代有文学家范仲淹、科学家沈括;近代有教育家陶行知、物理学家周培源;现代有企业家张近东、作家莫言等,他们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文化概览表

类别
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明孝陵、大运河江苏段、中国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古琴艺术(广陵琴派)、南京云锦、苏绣、扬州玉雕等
地方戏曲 昆曲、苏剧、扬剧、淮剧、锡剧
特色美食 淮扬菜(狮子头、大煮干丝)、苏帮菜(松鼠鳜鱼)、金陵菜(盐水鸭)、无锡小笼包

FAQs

江苏的“吴文化”和“金陵文化”有何区别?
答:吴文化主要指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流域文化,特点是温婉、精致,重视商业和手工艺,代表有昆曲、苏绣;金陵文化则以南京为核心,融合了六朝贵族文化和明清市井文化,风格豪放大气,代表有明孝陵、秦淮灯会。

为什么说淮扬菜是江苏饮食文化的代表?
答:淮扬菜起源于扬州、淮安一带,讲究“食材本味、刀工精细、火候适中”,既适合宫廷宴席(如开国第一宴),也贴近百姓生活,其“和而不同”的烹饪理念体现了江苏文化的包容性,因此被视为江苏饮食文化的集大成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