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2025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最新安全常识有哪些?

燃放烟花爆竹安全常识

燃放烟花爆竹安全常识

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中,燃放烟花爆竹是庆祝佳节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若操作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掌握正确的燃放常识,既能营造节日氛围,又能保障人身与财产安全,本文将从选购、存放、燃放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系统介绍烟花爆竹的安全知识。

选购合格产品,拒绝“三无”商品

购买烟花爆竹时,需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合格产品,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危险,检查产品包装是否完好,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燃放说明等信息是否清晰标注;认准“3C”认证标志(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拒绝购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无合格证的“三无”产品;根据燃放场所选择合适类型,例如在空旷场地可燃放高空烟花,在狭小区域则应选择地面喷花类低风险产品。

科学存放,避免意外引燃

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品,存放时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火源、电源;存放环境温度不宜超过35℃,防止高温导致产品自燃;严禁与食品、饮料、氧化剂等混合存放,避免化学反应引发爆炸;存放容器需密封且儿童无法接触,建议使用专用防爆箱,并放置在固定位置,防止倾倒或碰撞。

规范燃放,确保环境安全

燃放烟花爆竹是安全风险最高的环节,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严格遵守操作流程。

(一)燃放前的准备

  1. 选择场地:远离易燃物(如柴堆、草垛、加油站)、建筑物、电力设施及人群密集区,确保燃放半径至少15米内无障碍物。
  2. 检查产品:确认烟花爆竹未受潮、变形或破损,引线是否完好。
  3. 准备工具:使用香棒或电子点火器点火,避免使用明火(如打火机、蜡烛),并备好灭火器、水桶等应急物品。

(二)燃放中的注意事项

  1. 单人操作:由成年人燃放,未成年人及醉酒者严禁参与。
  2. 正确点火:侧身站立,手臂伸直,点燃后立即退至安全距离,严禁将身体任何部位对准燃放口。
  3. 间隔时间:若连续燃放多个产品,需确保前一产品完全熄灭后再点燃下一个,避免“串火”引发事故。
  4. 异常处理:若点燃后未燃响,切勿靠近查看,应等待15分钟以上用水浇灭;若出现炸筒、倒筒等异常,立即撤离并报警。

(三)特殊天气与场景限制

大风、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下禁止燃放,以免火星飘散或受潮失效;在林区、草原等防火重点区域,以及医院、学校、加油站等禁放场所,必须严格遵守当地规定,避免违规处罚或火灾事故。

应急处理,降低事故损失

即使做好防护,仍需掌握应急处理方法,以应对突发状况。

  1. 火灾应对:若烟花爆竹引发小火,用灭火器或沙土覆盖灭火;火势较大时,立即拨打119报警,并迅速疏散周围人员。
  2. 人员受伤:若被炸伤或烧伤,先用干净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感染,然后立即送医;若眼睛受伤,切勿揉搓,用流动清水冲洗后紧急就医。
  3. 宠物与环境影响:提前为宠物提供安静避护所,减少噪音惊吓;燃放后及时清理残留物,避免儿童或动物误食。

安全燃放“五不准”原则

为强化安全意识,需牢记以下“五不准”:

  1. 不准在禁放区域或时间燃放;
  2. 不准酒后或精神状态异常时燃放;
  3. 不准对准人群、车辆、建筑物燃放;
  4. 不准燃放超规格或非法产品;
  5. 不准在燃气管道、高压线附近燃放。

相关问答FAQs

Q1:儿童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吗?
A1:不可以,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未成年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即使是家长陪同,也应选择危险性低的小型产品(如安全喷花),并全程在成人监护下进行,确保儿童远离点火环节。

Q2:燃放后未爆炸的烟花爆竹如何处理?
A2:切勿自行拆卸或再次点燃,应立即用大量水浇湿,确保彻底熄灭后,作为危险废物交由当地消防部门或烟花爆竹回收点处理,避免儿童接触或随意丢弃引发二次事故。

安全是节日欢乐的基石,只有将安全意识贯穿于选购、存放、燃放的全过程,才能真正享受烟花爆竹带来的喜庆氛围,让我们共同遵守安全规范,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