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2025三年级文学常识摘抄,新学期必备考点有哪些?

三年级文学常识摘抄

经典童话故事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三年级学生应熟悉以下经典作品及其作者:

三年级文学常识摘抄

故事名称 作者 概要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丹麦) 包含《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故事充满想象与寓意。
《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德国) 收录《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故事善恶分明,结局多为美好。
《一千零一夜》 佚名(阿拉伯) 又称《天方夜谭》,包含《阿拉丁神灯》《辛巴达航海记》等,充满冒险与奇幻元素。

小贴士:阅读童话时,可关注人物性格、故事线索和蕴含的道理,丑小鸭》告诉我们“要自信,与众不同不是缺点”。


中国寓言故事

寓言以简短的故事传达深刻道理,以下是三年级学生应了解的中国经典寓言:

  1.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

    • 故事:农夫偶然捡到撞死的兔子,便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
    • 寓意:不可心存侥幸,要脚踏实地。
  2.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

    • 故事:有人乘船时剑掉入江中,在船舷上刻记号,认为船靠岸后能找到剑。
    • 寓意:世界是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

    • 故事:偷铃铛时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别人也听不见。
    • 寓意:自欺欺人,最终会暴露自己。

学习方法:通过寓言故事的对比(如《守株待兔》与《刻舟求剑》),理解不同道理的适用场景。


儿童诗歌与童谣

诗歌和童谣能培养语感,以下是三年级学生应积累的经典作品:

类型 代表作品 特点与赏析
儿童诗 《繁星·春水》(冰心) 语言优美,充满对自然与童真的赞美,如“童年是梦,梦出外婆的桥”。
童谣 《小燕子》(传统儿歌) 节奏明快,易于传唱,常与季节、动物相关,适合朗读和背诵。
现代诗 《妈妈是棵大树的伞》(金波) 比喻生动,表达亲子情感,如“妈妈是棵大树,我是树下的小伞”。

拓展练习:尝试仿写童谣,例如围绕“四季”创作四句短诗。


成语故事与积累

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三年级学生需掌握以下成语及其典故:

  1. 画龙点睛

    • 典故:南北朝画家张僧繇在龙点上眼睛后,龙腾空而去。
    • 含义:在关键处添加精妙之笔,使整体更生动。
  2. 亡羊补牢

    • 典故:牧民羊圈破洞丢羊后及时修补,避免更多损失。
    • 含义:犯错后及时改正,仍不晚。
  3. 拔苗助长

    • 典故:农夫为助禾苗生长而拔苗,导致禾苗枯死。
    • 含义: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反而会坏事。

记忆技巧:用“故事+画面”法联想,例如想象“画龙点睛”时巨龙腾飞的场景。


中外名著片段

三年级学生可接触简化版名著片段,培养阅读兴趣:

  • 《西游记》片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体现其勇敢与忠诚。
  • 《海底两万里》片段:尼摩船长与海底世界的奇妙探险。
  • 《草房子》片段(曹文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的成长故事。

阅读建议:选择注音版或插图版名著,重点感受情节和人物情感。


FAQs

如何高效记忆文学常识?
解答

  • 分类整理:将常识按“童话、寓言、成语”等分类,用表格或思维导图梳理。
  • 情景联想:将故事情节与生活结合,例如用“亡羊补牢”联想自己犯错后改正的经历。
  • 定期复习:每天花10分钟回顾,通过复述或小测验巩固记忆。

三年级学生如何提高文学素养?
解答

  • 多读多背:每天阅读一篇短文或诗歌,积累好词好句。
  • 动手实践:尝试续写故事、仿写诗歌,或绘制故事插图。
  • 亲子共读:与家长一起讨论书中情节,分享感受,深化理解。

通过系统学习与趣味实践,三年级学生能逐步夯实文学基础,感受语言的魅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