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梅苑双语学校-诗词好句网

扬州梅苑双语学校-诗词好句网

念天地之悠悠 一夫当关,莫开——《题潼关楼》
2024-01-29

潼关设于东汉末年,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潼关的形势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北有渭河、洛水与黄河交汇,西接华山。周围高山深谷,中间仅有一条狭窄的小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唐代诗人崔颢登上潼关城楼之后,有感而发,写下了《题潼关楼》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在路途中恰逢雨过天晴;我下马登上巍峨的潼关城楼。诗人开篇点出天气,在阴雨绵绵的天气里,他骑马赶路,备尝旅途的艰辛,当他行经潼关时,恰逢雨过天晴,他的视野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此时,雨过初晴,天朗气清,诗人逸兴遄飞,于是,他收拾疲惫的精神,决定下马暂歇,登上这座紧邻黄河的险要关隘,纵目远眺,一览山河风光,一抒远大襟怀。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这里的高山雄视着三辅大地;险要的关隘控制着九州的枢要。颔联承接首联,当诗人登临潼关城楼之后,他以如椽巨笔,从大处着眼,描绘潼关一带的表里山河。诗人首先注意到的是潼关一带的险峻山川,这些大山是如此高峻,向西雄视着关中大地,而潼关正处于大山之间的险要通道之间,控制着关中与中原联系的枢要。在诗人笔下,潼关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形势跃然纸上。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通往关中的道路沿着山间平原蜿蜒延伸;滔滔黄河环绕着华阴奔流。在颈联中,诗人的注意力由高山转到了平原河流之间,他居高俯视,发现在高山深谷之间,有一条丝带般的平原,正是经潼关通往关中的唯一通道。而在潼关的北面,黄河由北向南朝着华阴奔流而来,突然在潼关对面的风陵渡折而向东,从高处俯视,更能全景式地欣赏到这一自然的壮举。在这里,诗人更进一步地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暮色再一次笼罩了潼关城楼;我面对暮霭产生了无尽的愁思。在尾联中,诗人以自己的感受收束全诗,他登高眺望,发现江山如画,雄浑苍莽,不禁被眼前壮丽的河山所吸引,而忘却了时间。不知不觉间,已暮色四合,苍凉的风吹过城楼。在四起的暮霭中,诗人放眼四顾,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苍茫独立,悲从中来,而这悲伤,关乎自己,关乎河山,关乎历史,关乎兴替……

古人云: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陈子昂登临幽州台,写下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登临潼关城楼,为壮美山河而赞叹,为险要山川而喝彩,又为历史兴替而怅惘。在这一刻,他们的情感是相通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