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梅苑双语学校-诗词好句网

扬州梅苑双语学校-诗词好句网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
2024-01-22

西北望神州_西北是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

一、贬谪途夜瞩胜景

沅陵为明代辰州府治,钟灵毓秀。造化有缘,大儒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前后曾一度流连沅陵,正如《诗经·野有蔓草》所云:“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话说王阳明先生在明代正德元年(公元1509年),因反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为贵州龙场(现修文县治)驿丞。数千里尘路崎岖坎坷,他带着杖伤,“驿馆残红曙色分,马驮残梦走踆踆”。由大都(北京)一路西行,经兴平至西安,再南下经江陵,公安至常德,又沿着嵯峨的雪峰山而西上------由太平铺便进入了“上扼滇黔,下控荆湘”的沅陵县。有道是“府对府,三百五”,他历经四“驿”三十一“铺”,“万里梯山通六诏,五溪烟雨下三湘”,风雨兼程,终于下榻于沅陵城南的辰阳驿馆。

西北是神州_西北望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

时已入夜,这位儒释道兼通的哲人虽已长途疲惫,兼有重创,但乐山乐水之情全然不改,庆幸有缘路经一处如此别致的所在-------这里是“书藏二酉”和“壶头夜月”的故土啊!他神采奕奕地沿着凤凰山和香炉峰夹剪出的扇形江面望去:沅水、酉水自西相汇,拖出一道碧蓝色的倩影,一江春水正向武陵、雪峰两山相拥处潺潺东流;虎溪山下龙兴讲寺的缭绕佛烟杳渺而来,鹤鸣山头玄妙观内的“吼苦蒲牢”(意为吼哮人间疾苦的大钟)正震颤出激越恢宏之音,还有那大江正北面圣公坪内孔庙的斗角飞檐在星空下依稀可见……呈现在这位哲人眼底的竟然是一处如此云蒸霞蔚、令人心驰神往的山水人文圣地。但惜于贬谪加身,实难久留。次日,鸡升店月,人迹板桥,他又沿着元代开辟成的入滇驿道西上辰溪、榆树湾(今怀化)。在榆树湾,他似乎仍留恋于自辰阳驿而来的沿途所见,便吟成一首七律寄兴。诗云:“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布谷鸟啼林雨暗,刺桐花瞑石溪幽。蛮烟喜过青杨瘴,乡思愁经芳杜洲。身到夜郎天万里,五云西北望神州”(后被刻于天后宫石碑上)。接着他又经晃州(今晃县)后进入贵州境界,经镇远而抵贵州(今贵阳),最后到达贵州西北七十里的龙场驿。

西北是神州_西北望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

西北望神州_西北是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

王阳明生于浙江余杭,因父中状元而移居北京。据传他五岁尚不会说话,改名“守仁”后才开口。自小爱下棋而受父屡责,其父曾一气之下投棋于河中,他心震感悟,写成一诗:“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过河皆不救,将军落水一旦休。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流。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诗以诸葛自喻,决心作出一番事业,刻苦学习,终于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此诗可鉴王年少就显露出文韬武略之才。后因秉义反奸,这位初谙吴侬软语,又操皇城京调的义士,而今来到这“万山丛薄,苗僚杂居”的龙场之地,耳之所闻,目之所视,身之所历,皆迥异于昔日,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善于思考的他在龙场这个安静而又困难的环境里,结合历年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圣人之道是什么?他认为:就是“良知”,良知人人皆有。判断事物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正德三年冬天,他度过了龙场最艰难的岁月,次年春天,贵州提督副使席书来到龙场考察,席是进士出身,曾担任过正嘉年间的户部员外郎。他开始和王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后请问了“朱(熹)陆(九渊)分别”,王阳明只说了一句话:“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必外求。”第二次王又举了禹和稷的事迹,如此往复四五次,席书豁然通达,成为阳明悟道后第一受教人。在他的支持下,王开办了第一期“王学”训练班,写了著名的“训龙场诸生”;后又被邀至贵阳书院讲学,又办了第二期训练班。

王阳明爱诗,诗可以言志抒情,也可用以自救。被贬期间,他没少寄诗给京城故交乔宇(户部侍郎)、储瓘(理学大师)等人。史部尚书杨一清是除掉刘瑾的幕后推手,他有别于李东阳的“守势”,而是选取凌厉的“攻势”,认准时机,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果断出击,使刘瑾一击毙命。一道史部公文擢王阳明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这太突然,王历生死,虽已悟道,也不胜唏嘘。这里暂且不表如下内容:王阳明日后进南太仆寺少卿,续被权臣王琼以不世之才荐事朝廷,由此上马治军,下马治民,集文武谋略于一身,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等赫赫功名,而单表他“漫卷诗书喜欲狂”之后,应三生之约而弥月留驻龙兴讲寺的传奇经历。

西北望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是神州

二、龙兴寺设帐传习

阳明先生这次没有全部选择来时的那条古驿道赴任,他有意乘轲沅水而东。沅水发源于贵州东南云雾山中,上游叫清水江。他由龙场东南而下,过贵州,西出凯里、锦屏,就看到这条清亮的大江。沅水是一条孕育出《离骚》的诗歌之河,而今又要载送着阳明先生“一江春水向东流”了。他西辞了让他痛苦、愤怒、潜思、顿悟而百感交集的龙场,而今乘坐轻舟,伴着两岸轻快的猿声,摆舸顺流而东。习武者打通了任督二脉便可以天下无敌,悟道后的阳明脱胎换骨,没有任何困难险阻能难倒他,击败他,因为他的心已如一尊具有灵魂的不倒翁,可以随外力的作用左摆右晃,却终究无法使之偏离原来的位置。江湖上流传一句暗语:不要招惹王阳明。于是他踏浪沅水,经过自古盛产洞箫的玉屏,进入湖南晃州,又历经洪江、辰溪、泸溪,最后终于抵达“五溪”最后一道溪-----酉水汇入沅水的所在,被郦道元称为“临沅对酉”的沅水中流胜地沅陵,这是原计划拟定的中途休息地。据记载:“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自贵州龙场驿赴任江西庐陵知县,道过辰州,几个昔日书院里的湖广籍学生,由冀元亨带队,前往迎接。先生喜此处人士朴茂,寓龙兴讲寺弥月,并与武陵蒋信字道林者往来论道,题咏山水,另有进士唐愈等从游,士人兴起……”

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望神州_西北是神州

旧地重游,阳明先生总忘不了两年前在辰阳驿馆的所见所闻。那是一个星辉之夜,他北剪沅水扇形江面,一幅美妙绝伦的水墨丹青曾呈现在眼底:墨绿色的彼岸,已是桅杆如林,上自川滇,下溯湖湘的各式各色船只仍在不停地响锚收帆;南岸至中流的大片蓝色涟漪之中,画舫戏水,渔歌互答;而围成大半个圆的飘渺远景,却是那龙兴经幢,孔庙飞檐,白田鹭影,黄草远帆,还有那“吼苦蒲牢”画外音的轻响……真是贬谪中可以借以移情娱目的一处海外仙山。不过那时是星夜北望,如今是阳春蹈浪东来,人生处境、心境截然不同,视角也大相径庭。此行确也不俗,话说船至黔中故郡处,江流陡然向北一转。然而不上半里之遥又掉头向东。此时俨然天门中断,楚江大开,在一片惊呼声中,武陵雪峰两山杳渺后退,前景突现一片汪洋,有如何伯之见海若。待到船过清风亭,直面燕子洲,而瞬息闪入“酉水拖蓝”时,昔日所见的“海外仙山”幻景一一依次幻变成眼前实景。尤其是北面虎溪山头龙兴讲寺门楣上几个依稀可辨的金字正在金阳下熠熠生辉。此时西关水码头上下,围满了恭候贵客的人群,中间齐整地排着以冀元亨为头的迎接大师的儒冠青衿,并杂有峨冠博带……

队伍如龙,由西关码头,上龙须巷,进入城门,接着越过长街,在一大拐弯处插入一条青石板路------火神庙巷时,一座三层翘檐牌坊式的门楼耸立在眼前,正如河埠所见,“敕建龙兴讲寺”六个大字在两条龙的对称相拥处显得无比庄严肃穆。沅陵县城“八景”之首龙兴讲寺终于迎来了大儒王阳明。

西北望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是神州

特此感谢 向生杰 老师的 摄影大作

西北望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是神州

龙兴讲寺,位于沅陵城西虎溪山,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后经元、明两朝陆续增修,加之明成化五年,辰州卫指挥高翔增修城墙,高1丈9尺,环城966丈,在新墙的拱卫下,山寺更为突兀壮观。寺宇座北朝南,山门在虎溪山麓,由此重叠上修,一条陡长的石级贯通三道山门直挂山腰,殿阁群落巍然耸立在山腰之中。黄瓦红墙,翠柏苍松,庄严壮丽,清雅宜人。寺内有佛像四十余尊,鼎、炉、钟、鼓、匾额甚多。大雄宝殿为寺内主体建筑,重檐歇山式屋顶,下檐成人字坡梗上作,殿内明间开阔,八根楠木内柱,直径三尺,收刹成梭柱,柱根与础石之间,嵌鼓状木质,础石为覆盖莲花状。经寺僧介绍,此梭柱、鼓状木质及驼峰均为唐代初建时原物,至今九百余年而历久长新。大殿正面立有三尊大型金身佛像,慈容含笑,各具神态。佛背壁内廊,雕塑有大幅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群画,山水人物,虚实得体,惟妙惟肖,气象万千。游人至此,潜移暗化,如同游九天,取名为“半边天”。大雄宝殿之后,又有弥陀阁、旃坛阁、观音阁,其间雕龙画凤,金碧辉煌。

西北是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望神州

王阳明先生是历经大世面的人,他从小就熟知大禹大会诸侯、秦皇登临望海的会稽山,屡见壮丽的钱塘江和曹娥江;在明成祖朱棣修成的皇城脚下长大;龙场悟道期间,他又登临过云雾缭绕的武陵山主峰-----梵净山。但此次悟道之后赴任之中,处境、心境和功力和昔日迥然不同,何况这中途驻足的所在,竟是湘西重镇沅陵;设帐授徒弥月的所在竟是楚南第一古刹龙兴讲寺。此地山水人文,别有风韵。有诗为证:“沅酉水天环黛绿,五溪衣服共云山。龙兴梵呗袅唐刹,秦坑灰冷二酉潺。”此诗一二句称许的是沅陵特有的山水相抱和殊方异俗的山水人文环境,三四句赞誉的是唐代贞观之治时留下的龙兴古刹和避秦远焚以保存古籍的二酉藏书。眼前的这座唐代古刹确也不凡,它坐武陵而望雪峰,揽白河(酉水俗称)而壮沅水。云起峰间沉阁,江流地底传声。满目翠微环江,一潭清水映日,更兼先生莅临之际,恰是烟花三月,日暖含雨,鸥鹭满洲,况有学子逢迎,宾朋满座,高僧共语。身为大儒才人,焉有不诗之理,据记载,当时先生滚珠泻玉,吟成一首个性十足的七律:

杖藜一过虎溪头,何处僧房问惠休。

云起峰间沉阁影,林疏地底见江流。

烟花日暖犹含雨,鸥鹭春闲自满洲。

好景同游不同赏,诗篇还为后人留。

西北望神州_西北是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

特此感谢 向生杰 老师的 摄影大作

王阳明是诗人,更是学者、哲人,他来此应众所邀,举办了悟道后的第三期“王学”训练班,专讲“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学问。先生还有一首白话诗:“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天地万物离开了我的灵明,便没有了天地万物,我的灵明离开了天地万物,也没有我的灵明。”

近代有不少批评家,或断章取义,或拾人牙慧,武断地把先生归类为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其实大谬不然。殊不知,诗的最后一句是前几句的重要补充-----主观的灵明也离不开天地万物。值得强调的是,他在这里所说的不是对万物本源的认识,而是就悟道前后思维规律及思维定势的领悟。人生来固有的朴素的“良知良能”,就如马驹初生不久便会行走,哺乳类生来就会吸奶一样,在经历了一番与客观的交往过程,而又有意地“致良知”,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

比王阳明早生一千八百四十四年的孟子就说过:“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离娄·爱人章》,意思是:如果行动得不到效验,都应该回转过来追究自己……《诗经》上说:永远配合着天命,自然会求得多种福祉)由此可见,王阳明先生的主张几乎是儒家亚圣孟子《爱人》章的现代版本。再说,如果离开了可体验的意义,也就无所谓存在。事物存在的意义与可体验的意义不能脱离。体验由心物两端在体验中连为一体。换一个角度而言,事物不能离开你的心而存在,即先生所说的“心外无物”。思维科学中的思想方法中有重要灵感思维这一项,这正是先生“悟道”的重要方式。唯物、唯心中的“唯”字是“只有”的意思,似乎过于单一绝对,难以理解。先生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一段醒世明言说得好:“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蜛蠋,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足,不如喑聋之指麾也。此言贵在行之。”意思是说,猛虎犹豫不前,还不如蜂蝎一类的敢于放刺;良马的盘旋局促,还不如劣马的稳步前行;虽有勇如孟贲那样的人,如果怀疑而不肯动手,竟赶不上庸俗之人的埋头苦干而志在必得;虽有像舜、禹那样充满智慧的人,若是呻吟而不发声,就会赶不上哑巴、聋子的指挥调度。

以上这番话都在集中说明一个真理:可贵在于行动。这里列举了四组对比鲜明的事例,意在说明:强者、智者不付诸行动反而不敌能动践行的弱者、庸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比司马迁晚生一千六百一十七年的王阳明用明确的否定句给“此言贵在行之”又作了现代版的演绎。有趣的是:我国历史上三个时代不同的精英人物-------儒家亚圣孟子、太史公司马迁和理学大师王阳明的见解如此师承相通,而又与时俱进,这足以使国人引为自豪而击节赞叹。而继阳明先生之后,又有无数的“王学”信奉者和践行者建功立业或学有所成,他们由衷地赞美先生的“知行合一”之说。是“救时良药”,“此心有立,然后可以应天地万物之变也”。

西北是神州_西北望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

先生是通变的哲人,又是高明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既严谨又灵活多样,往往带领门徒春江放舟,名山信马,随处取譬,即兴而谈,圆通诙谐,口吻生花。加之先生的京腔夹软语,和归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沅陵汉话之间,不仅毫无隔阂,反而相映生辉。

一次师生船过酉水放马黔中郡故址时,看到满目山花,一位武陵(常德)儒生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在马背上大声追诵起先生在游览南镇时答人诘难的妙语:“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花时,则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哲语盘空,且湖广音韵十足,引得同道大声喝彩。王的主题是入世的,他早已用出世之道,修成无往不利的入世之术。一次租舫讲学,放流沅水,阳明先生屹立船头,望着流水,正在凝神细思……这时高足冀元亨走出船舱,向老师请教“心即理”,王笑而不答,唤书童取出一本随身带着的《战国策》,翻开第一页的战国详细地图,将其扯下,并撕成一张张纸片,递去让冀重新拼好。冀不明就里,开始拼图,一张战国初的地图,有七雄及宋、卫、中山、鲁、滕、邹,还有一众少数民族小国分布四周。冀搜肠刮肚,动用一切知识,也只能将七雄和几个大国位置关系理顺摆好,却始终难以成图,最终无奈地望着王先生。先生笑着把地图交给书童。但书童不去思索各国位置关系,只把纸片翻了过来,笑着对冀元亨道:“冀先生,这地图背面是刘向(《战国策》编撰者)的画像,你将画像拼成,地图就自然拼好了。”冀恍然大悟:如果一个人对了,他的世界肯定就对了,何需向外界去求?难怪先生常说: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物,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因为可以推知)。是的,先生还讲过:当年周文王被幽禁,无书无友,却反复操练,终于演绎成了《周易》,《周易》所讲的一切,不正是天人合一吗?人生秉承天地之气而生的,是人与生俱来的秉性和天赋,与天理联成一体。子贡不是也说孔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吗?为什么?因为孔子之性是他与生俱来的秉性,而天道是世间万物蕴含的道理和变化的规律。孔子之心与万物日夜变化之规律的沟通契合是一种说不明道不白的心灵与宇宙的碰撞,他人又如何能“得而闻”,只有不断地“致良知”才能达到万物一体之境。

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是神州_西北望神州

特此感谢 向生杰 老师的 摄影大作

西北望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是神州

“山水南来亦胜游”,“杖藜一过虎溪头”,可见先生是多么高兴来此一游,因为他有幸得赏辰州特有的人文山水,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明史·王守仁传》说得好:“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阳明者。”曾国藩也评价他“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话说湘西重镇沅陵,自先生寓龙兴讲寺弥月后,“致良知”之学盛行,士人由此大兴。

三十余年之后,其门人辰州郡丞徐珊与邑县副王世隆倾慕先生在龙兴讲寺后兴建了虎溪精舍,祠内刻像铭诗,后人相继增置学舍,更名书院,增设义学,屡经修葺终于拓新为教学之所。清末戊戌变法之后,废科举,创新学,在虎溪书院原址,尔后成立“辰州府中学堂”(现沅陵一中前身),与当时的北京五城中学,湖北文普中学,同为全国率先兴办的三所新式中学堂。“致良知”之说,绵延至今,致使人文蔚起,人才倍出。先生之功,山高水长。更有趣的是,先生下榻龙兴讲寺三百零九年之后,清代名臣林则徐踏着王阳明的足迹,先后三次路过沅陵,除在日记中虔诚地录下本文标题所分别摘句引用的两首七律外,还师承前贤,在县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方域山水诗和楹联。

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是神州_西北望神州

西北望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是神州

三、“致良知”德泽绵长

古邑幸甚,得以圣贤降光留绩;斯人有缘,能于中途传道思政。但上任期限已到,先生焉能久留。他又要踏浪沅水,春江放舟,假道洞庭、长江……尔后他要安民于庐陵,传道于京师。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出自“庐陵欧阳修也”。宋代名臣欧阳修,曾修史撰文,以扭转宋初浮靡文风而名垂史册,也曾因为替范仲淹等人抱不平而被贬滁州,身价命运和王阳明极为相似,庐陵真是一处取经师法的好地方啊,先生早在沅陵就备足了去那里的功课。再说京城蔽日浮云已散,正可大动拳脚,实现初衷,但鉴于前车,仍须有履冰临渊之备。总之,皇城脚下是人群扎堆的地方,人群扎堆就有变数,有变数就有机会,有机会就能“致良知”。“杖藜虎溪头”,“僧房问惠休”时所想的不也正是这些吗?“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阳明先生已用诗为自己的主张作了归结。王阳明临终最后一句话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何等光明磊落。先生人生之路只是假道于仕途,而最终在于施政布道,仕途只是台阶而已。难怪先生入京后在步步高升之际,还以大兴隆寺作为场馆,又开始了他的传道人涯。是的,先生正是继龙场悟道,龙兴寺设帐,庐陵演习之后,在京城大写他传奇人生的续集。

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是神州_西北望神州

特此感谢 向生杰 老师的 摄影大作

西北望神州_西北是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

篇末顺势想到我们现代人应向王阳明先生学习什么的问题。先生坚持自己的良知学说。所谓良知是君子之心,渊默之心,临危不乱之心,致良知是达到中正平和的境界。他的哲学整个说来是对朱熹“格物致知”学说的反响,又脱离了程朱学说的经院习气。他提出了人的伦理认识过程和一般认识过程的区别,而伦理认识主要不是了解行为对象的规律,而是确定一定社会中人对特定对象应该采取的行为准则。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讲“人心为自然立法”,先生的“心外无理”说是讲人心为社会立法,两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基此我想到现代人应向王阳明先生学习如下四个方面:

(1)“知行合一”的思想是现代成功学最好的指导思想,曾国藩、梁启超等人都是“知行合一”思想的信奉者和践行者。

(2)这种思想可以使现代人自我调适能力大大加强,使自我修养的过程大大缩短,使现代人在“知行合一”中得到解脱、安慰和智慧。

(3)先生身处逆境、困境、险境、绝境而不气馁、不放弃的精神,是激励现代人成功的最好范本。

(4)王阳明先生是思想的巨人,也是行动的巨人。思想决定高度,行动决定成功。而思想和行动的高度统一是“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精髓,也是成功学的关键所在。

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望神州_西北是神州

特此感谢 向生杰 老师的 摄影大作

西北是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望神州

王阳明先生太伟大了,他不仅是明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是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而且为现代人的人生修养和成功之学提供了最好的范本。而建造于汉高祖五年的古城沅陵,经五百零八年前先生骐骥一过,如虎添翼,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文武奇才。辰山苍苍,沅水泱泱;先生“良知”,荫被一方。结章时,心香一瓣,弄斧班门,谨撰诗一首,献给先生,也献给楚南第一宝刹--------沅陵龙兴讲寺。

悟道归来湍兴悠,先生设帐虎溪头。

言花不在人心外,碎页巧拼战国图。

大义微言山水趣,知行合一鬼神讴。

圣贤经纬谁能度,戏语“僧房问惠休”。

注:惠休------南朝宋时诗僧,与鲍照齐名;后还俗,官至扬州从事史。

(2018年3月15日终稿于广州)

西北望神州_西北是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

特此感谢 向生杰 老师的 摄影大作

西北是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望神州

西北是神州_西北有神州的西北指的是哪_西北望神州

作者简介:

向晓钟,沅陵人。沅陵一中高级教师,曾任沅陵一中语文教研组长,县政协六至九届委员、常委,怀化市第一届政协委员,湖南省岳麓诗书画社社员。所作诗歌、散文见载于省内外多种书刋,现退隐广州,仍坚持乡土写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