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梅苑双语学校-诗词好句网

扬州梅苑双语学校-诗词好句网

端午:吃…月饼?饺子?清明:农家乐
2024-01-22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时拾史事】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作者廉克飞

端午,今年这个端午是势必不同寻常的端午,希望过了这个端午,所有的阴霾都能一扫而光。

中古的传统节日太多,端午的来历也是众说纷纭,但是我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节日,延续到今日后,主题都变成了这两种:吃和旅游。

春节:吃……饺子?清明:农家乐。中秋节:吃……月饼?端午:吃……粽子?

其实古人的节日过得倒是比现代人过的更丰富多彩一些,例如唐代端午节俗就呈现出更加繁华热烈的景象,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唐代端午节日活动不仅规模宏大,参加人数众多,而且唐后期豪华奢侈之风盛行。在灿若繁星的唐诗中,描写端午节俗的诗篇不胜枚举,。

从唐诗中,我们可以窥测出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情画,体味出当时的各种人生期待与希望,描摹出端午节俗中千奇百怪的众生相,从而更深切地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其所表现的欢乐 、祈福的愿望 。

粽子的众生相

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即初五之节,又有"端阳"、"重五" 、"重午 "等不同的名称。在唐代,每个月的初五都可以称为端午,但现存唐人的史料基本以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如唐玄宗在八月初五日生,当时人称端午生。端午的来源有纪念屈原说、恶日说 、夏至说等多种,但在唐代后,基本以纪念屈原说为主,故唐代诗人文秀在 《端午》诗中云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是直臣冤。"

粽子当然是端午节的主角。西晋周处《风土记 》中,就记载了在端午这天,人们用菰叶裹黍米做成粽子,再用浓灰汁煮烂而食,此时的粽子名"粽"或"角黍",自此,端午节吃粽子成为习俗,唐代仍没有改变。

端午赐衣朗读古诗_端午日赐衣_端午赐衣的意思

菰叶

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于此戏说。"你看看古人是不是比我们会玩,吃粽子也得吃出不同姿态。他们用射取粉团角黍,以增添欢乐气氛。

宫中的粽子吃的如此高雅,民间的粽子又是什么状态?我们且看看元稹《表夏十首 》中所言,"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这一联诗句说粽子犹如白玉,说明此时的粽子用料已不同以往用黍,而是用糯米作为材料,这也成为粽子用料的一大转变,后世的粽子则在南北两地出现白、黄分明的两种颜色,段成式《酉阳杂俎》就记载 :"庾家粽子,白莹如玉"。

当时著名的粽子还有百索粽、九子粽等, "百索粽 "顾名思义绑缚了很多绳子, 南朝人赋予这种绳子一种唯美的名字-----"五色丝 ",唐人把粽绳叫"百索"。那么,"九子粽 "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上面绑了九根绳子?

No!其实这种粽子源于一种蒲草 ———九子蒲。

端午赐衣的意思_端午赐衣朗读古诗_端午日赐衣

长得很像烤肠的蒲草

九子蒲是中国古代婚礼纳彩必用的物品之一:"婚礼纳彩有 :合欢、嘉禾、阿胶 、九子蒲、朱苇、双石 、绵絮 、长命缕、干漆。

九种物品全都有说辞:胶、漆取其固。绵絮取其调柔。蒲、苇为心,可屈可伸也。(《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曾经说过:君当作磐石,且当做蒲丝。蒲草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嘉禾,是指一禾两穗,两苗共秀,三苗共穗等生长异常的禾苗,嘉禾代表分福。双石,意思是双方爱情坚固。

而"粽子"又与 "种子 "谐音,寓意得子,所以用九子蒲叶裹粽,表达了多子多孙的美好祝愿。就连唐玄宗也不吝赞美之词:"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温庭筠在诗中也云:"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

白居易一诗中也写到:"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吃粽子配烤肉,这味道也是没谁了。白居易的这首诗的名字是《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大家注意,题目中所写的食粽不是在端午,而是在夏至,可见此时的粽子已从节令专用食品逐渐向饮食市场扩散,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手臂上系彩线可延寿

《荆楚岁时记》记有 "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攘毒气。是日,竞渡,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采艾和系五色丝是主要的民俗活动。

采集艾草悬挂门上,目的是防止毒气的进入,如张鷟判文说 :"紫艾攘灾,大启中州之俗"。有人将艾草编成人形或虎形,悬挂在门上,或者剪彩绸为小虎形,帖上艾叶,佩戴胸前,称为 "艾符 "。艾草是富含芳香油的驱虫药,再弯盘成老虎的形状,时人认为它具有很大的威慑力。还可以将艾叶做成馄饨而食,以压邪气,再佐以有健胃作用的菖蒲酒,真是妙不可言,有诗感慨:"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

端午日赐衣_端午赐衣的意思_端午赐衣朗读古诗

艾草

唐代人还会将五色丝线编织成带,佩在身上,称为"长命缕"或"五色缕 "、"续命缕 "、"朱索"等,此习俗见于东汉, 《风俗通》曰 :"五月五日,色续命丝,俗说益人命"。

端午日赐衣_端午赐衣朗读古诗_端午赐衣的意思

唐玄宗李隆基《端午二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中就有"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张说也说:"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年年端午年年佩,真的能"益人命"吗? 只不过是怀有一种美好的信念罢了。难怪有人会发出这样的质疑:"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

一般而言,五色丝是系于臂上或佩戴身上,但褚朝阳《五丝 》中记载"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似将丝缠绕于截竹。其实无论是怎样的一种形式,都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一种祈盼,这反映出唐人乐生、 重生的人生态度,他们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

端午的镜子能"照妖"

端午是重大节日,唐代皇帝都会在这天招请群臣宴饮、颁发节日礼物 、推恩及众。

唐太宗就曾做飞白书,后世的宋仁宗也特别喜欢,李世民的飞白书笔势惊绝,他对司徒长孙无忌 、吏部尚书杨师道曰:"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朕今各贺君飞白扇二枚,庶动清风,以增美德"。从太宗所言可知,端午以"服玩相贺 "由来已久 。唐太宗还曾在端午节赐给刘温叟以执扇、角黍,端午节赐扇之风似始于太宗。唐代皇帝赐臣子衣服,臣子敬献皇帝端午御衣,都可以从太宗所言 "服玩相贺 "的角度来理解。

杨巨源《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中写道"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这首诗描述就是端午获得赐衣。诗圣杜甫也在《端午日赐衣 》写道 :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此诗为杜甫在乾元元年任左拾遗时所作。唐肃宗赏赐之物是宫女用细葛布等好布料织成的衣服,使诗人深感荣宠,"意内称长短,终生荷圣情"。而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一诗,有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贺端午"则是进奉端午御衣。

端午时节各地多有进奉,贡品种类繁多,无奇不有。 "代宗之世,每元日 、冬至、端午、生日,州府于常赋之外竞为贡献,贡献多者则悦之。"端午即 "四节进奉 "之一,唐人文集,多见端午进奉的文字。

其中扬州的进贡别具一格。工匠们在扬州地方长江中心的船上铸造铜镜,用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唐国史补》说:"扬州旧贡江心镜,五月五日扬子江心所铸也。或言无有百炼者,或至六七十炼则已,易破难成,往往有自鸣者 。"

白居易在 《新乐府·百炼镜》中先叙述制镜过程:"百炼镜,镕范非常规,日辰处所灵且祇。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吏手自封。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可知这是一种经过多次炼制,工艺复杂,用玉屑磨光,涂有水银 ( 金膏),极其珍贵的铜镜。由于镜背面铸有飞龙浮雕,因而一般人是不能用的。

端午日赐衣_端午赐衣朗读古诗_端午赐衣的意思

天子镜背面

端午,是被古人赋予神秘力量的日子。端午生的人,被视为不祥之人。端午节合药、铸镜,被赋予辟邪、强力作用。因此天子镜在五月五日午时在江心铸,白居易才会说这种镜子能有灵性和神祇庇佑。我怀疑天子镜是不是就是"照妖镜"的雏形。

赛龙舟狂热度堪比MMA

唐代的端午除了以上这些文雅的的项目,还有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赛舟竞渡。 《隋书 》里记载 :"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这一论点当然大家都很熟悉,为后人所承袭。

如储光羲的 《观竞渡》:"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习棹江流长,迎神雨雾开。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下怖鱼龙起,上惊凫雁回。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 。"白居易的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竞渡》:"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

《全唐诗 》中纪念屈原的诗作,多达数百篇。可是通过这些诗篇我们会发现唐代的端午竞渡,已经逐渐失去了缅怀屈原的感伤。纪念屈原,已经退化为全国上下欢度端午节的一个口实,这很像我们现代人,过五一劳动节,试问有谁是奔着"劳动"二字去过节的?

唐人在过端午时更感兴趣的是竞渡活动的狂欢色彩,大唐的百姓需要节日之际的狂欢,为他们疲惫的身心造设一片仅供暂栖的绿荫了,因而竞渡衍成一种声势磅礴的竞赛运动。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人创造了一种比赛制度,这个词语一直流传到现在,那就是"锦标赛"制度。即指在龙船划到终点的时候以抢夺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人就是比赛的冠军,这是所有龙舟赛手的梦想,夺得后自然欣喜异常。

端午赐衣朗读古诗_端午赐衣的意思_端午日赐衣

唐人赛龙舟

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储光羲在《官庄池观竞渡 》一诗中写道: "落日吹萧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萧管奏鸣古老的祭祀乐章,船夫唱起高亢激越的船歌,乐声、歌声 、水波声合奏出一曲壮阔的交响乐。

把竞渡写得最为传神的是张建封的《竞渡歌 》,洋洋洒洒几十字,把竞渡的激烈场面、围观的喧嚣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这次竞渡的地点在岳州,而且是两两比赛,围观的人不仅有州郡长官,而且通过"罗衣"、"银钗"来看,还有很多小姐姐。 整个比赛过程吃瓜观众喊声突发、惊天动地,作者以"虹霓晕"形容锦标五彩缤纷,令人五花缭乱。参赛者和观赛者情绪都十分亢奋,双方十艘船比赛了五次,使竞渡又掀起了一个高潮。

"须臾戏罢各东西"中的"各东西"意思是比赛结束后各自分开,"竞脱文身请书上"的意思是刚赛完,输方不服,双方又脱了上衣,露出刺花的身体,请求再决雌雄。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是一场梁山好汉们在划龙舟竞渡。

这场比赛规模还不算最为庞大的,有时候参赛船多达三十六艘,参赛人员多达三千,则每船有近乎百人,规模可谓热闹。有诗为证:

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 。

从唐代诗词可以看出来,大规模龙舟比赛刺史皆亲临赛场,故多于比赛前,要搭好彩台,而且这种彩台,有时候不是搭建在岸边,很多时候是用多只小船搭载,并非直接搭在岸上,可谓因地制宜。

唐代的竞渡主要是在南方,当然和南方的江河湖泊众多息息相关。北方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竞渡活动远逊于南方。但从唐代帝王本纪和应制诗来看,唐朝的皇帝也观竞渡,却只能局促于"池 "或"溪"而已,而且,此类竞渡纯为取乐,不一定在端午才举行。 《旧唐书 》记载:"六月己亥,帝幸西溪观竞渡"。

唐代的端午,在继承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又往往不在意或淡化其初衷,端午虽名未变,但实质内容还是发生了变化。端午原有的逐疫避邪色彩逐渐退隐,娱乐性质则明显加重,世俗精神也更为强烈。

唐代诗人不再一味赞扬屈原"殉道殉理想殉民族的精神,出于政治形势和个人境遇,竟然从屈原事迹吸取"教训 ",多少掺杂了 "明哲保身 "的意味。此种思想,和端午纪念屈原的初衷,背道而驰。不知后世之人在过端午的时候,是否还能知道"屈原"俩字。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