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梅苑双语学校-诗词好句网

扬州梅苑双语学校-诗词好句网

快手业务自助下单平台网站天天,快手自助下单平台网站
2024-04-25

每逢夏天,蝉鸣声就会响起。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个半翅目蝉科动物过于吵闹,而在古代,蝉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是异常密切的。蝉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差不多是集中地体现在蝉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方面。蝉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出现很早。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卫风·硕人》、《豳风·七月》、《大雅·荡》等篇,以及庄周的名篇《逍遥游》中,就曾有过它的芳名。但是作为一种“咏蝉文学”,却是魏晋及其以后的事。

关于蝉诗句及作者_关于蝉这首诗的意思_有关蝉的诗句及作者

为何会有《蝉》的出现

咏德类文学成熟在前,大体盛行于南北朝时期。其所称颂的蝉德,包括清洁和清高两个方面。唐以后歌咏蝉蜕的诗赋也有,有的思想内容已有明显变化,不过也有坚持自己的想法的,比如虞世南。在诗人虞世南的眼里,蝉甚至是值得赞颂的,他写下《蝉》这首诗,用蝉来表达自己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

虞世南的《蝉》原文是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五言绝句的大概意思是:萧疏梧桐之上,蝉儿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树枝间传出,回荡树林之间。蝉正是因为它身居高枝之上,才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声音依然能传的远。

这首诗里,梧桐不仅仅代表着梧桐,还代表着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关于蝉这首诗的意思_有关蝉的诗句及作者_关于蝉诗句及作者

此外,梧桐还有着孤独的意味,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

关于蝉诗句及作者_有关蝉的诗句及作者_关于蝉这首诗的意思

诗句里的真正含义

仔细读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重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有关蝉的诗句及作者_关于蝉诗句及作者_关于蝉这首诗的意思

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此诗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关于蝉诗句及作者_有关蝉的诗句及作者_关于蝉这首诗的意思

《蝉》的地位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正像曹丕在》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关于蝉这首诗的意思_关于蝉诗句及作者_有关蝉的诗句及作者

据史书记载,从长相上看,虞世南看起来像个胆小怕事的文弱书生,但个人风格却像他写的蝉一样,是高洁耿直,而且性情刚烈,敢于直言指出唐太宗的过失。而且,只要他认为是对的,就一定坚持,哪怕是皇帝提出的要求,也绝对不曲意迎合。唐太宗曾经写了一首宫体诗,这类诗歌大多以浓艳富丽、雕琢精巧的语言,描写描写宫廷生活和男女私情,女性的外貌、服饰、神态、举止,甚至描写男色,有的充满了色情的味道,是当时统治阶级荒淫生活的反映。

唐太宗写了这种诗之后,让虞世南也写诗来唱和,虞世南说:“皇上的诗作固然工整,但内容却并非文雅端正。陛下喜欢的,下面的臣子百姓必然趋之若鹜甚至过犹不及,臣怕这首诗一旦流传出去,天下的人都会追随效仿。因此不敢听从您的命令。”太宗听了很惭愧,只好说:“朕不过是在试探你罢了!”又赐他礼品表示尊重。所以当虞世南去世后,太宗曾专门为他做诗一篇,追述往古兴亡之道,因为这是当年君臣二人常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太宗很伤心地感叹说:“钟子期死,伯牙不再鼓琴。朕的这篇诗,将拿给谁看呢?”

有关蝉的诗句及作者_关于蝉这首诗的意思_关于蝉诗句及作者

话说回来,虞世南可以成为名臣,其实也是因为遇上了唐太宗。当虞世南直接指出唐太宗的过失的时候,太宗通常的反应不是生气,而是听后敛容反省,认为此言对自己有警醒作用。而且唐太宗不仅仅是听取虞世南一人的谏言,当时还有以魏征为代表的一批身居要职的贤臣敢于直言进谏,太宗都会听取,这就充分说明唐太宗容人的雅量了。所以君臣之间,其实是需要相互成就的。有唐太宗,虞世南才可以做自己,才可以自在地做他诗里那“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的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