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教育局近日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旨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政策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模式、强化质量保障等举措,为日照市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聚焦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新政策明确提出,将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在城区,重点推进名校办分校、强弱校联盟,实现师资、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共享;在农村,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确保偏远地区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政策还强调“双减”工作的深化,要求学校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为保障政策落地,日照市教育局将建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体系”,通过数据化手段评估学校办学水平,并对薄弱学校实施“一校一策”精准帮扶,2025年,全市计划新增3个教育集团,改扩建农村学校5所,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领域,新政策突出“类型教育”定位,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日照市教育局将联合企业共建“产业学院”,重点对接海洋经济、智能制造等本地支柱产业,设置特色专业,定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合作开设“钢铁冶金”订单班,与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
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2025年,全市职业院校计划新增省级以上重点专业4个,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6个,推动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政策从“引才、育才、留才”三个维度发力,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引才”方面,实施“教育人才专项计划”,面向全国引进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并给予安家补贴、科研经费等支持;在“育才”方面,建立“市—县—校”三级教师培训体系,开展“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等项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留才”方面,优化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将师德师风、育人实绩作为核心评价标准,同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建设教师周转房,解决后顾之忧。
政策明确严禁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2025年,全市计划招聘新教师500名,培训校长、教师1万人次,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完善教育评价与保障机制
为确保政策实效,日照市教育局同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在学生评价方面,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将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等纳入评价范围,破除“唯分数论”;在学校评价方面,建立“绿色评价”机制,重点考核学校在课程实施、学生发展、教育公平等方面的表现,引导学校内涵发展。
在保障机制上,市政府将加大教育投入,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向农村、薄弱学校和倾斜领域倾斜,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推进“智慧校园”全覆盖,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校园管理效能。
表:日照市教育局新政策重点任务概览
| 领域 | 重点任务 | 2025年目标 |
|---|---|---|
| 基础教育 | 推进集团化办学、改善农村学校条件、“双减”深化 | 新增3个教育集团,改扩建5所农村学校 |
| 职业教育 | 产教融合、产业学院建设、“1+X证书”试点 | 新增4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6个实训基地 |
| 教师队伍建设 | 引进高层次人才、教师培训、职称评聘改革 | 招聘500名新教师,培训1万人次 |
| 教育评价与保障 | 综合素质评价、绿色评价机制、加大教育投入 | 财政投入占比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
相关问答FAQs
问:新政策如何保障农村教育质量提升?
答:日照市教育局将通过“三个强化”保障农村教育质量:一是强化硬件投入,持续推进农村学校校舍改造和教学设备更新;二是强化师资配置,实施“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每年选派200名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三是强化资源倾斜,在农村学校优先布局“智慧课堂”“数字图书馆”等项目,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具体有哪些措施?
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主要包括三项措施:一是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教材;二是推行“订单式”培养,企业参与招生、教学、就业全流程,如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与本地港口企业合作开设“港口机械”订单班;三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企业技术骨干到校兼职授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