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西安教育局午托政策2025最新落地,家长最关心哪些问题?

西安市教育局午托政策

西安市教育局午托政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双职工家庭比例上升,中小学生午间托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切实解决家长“接娃难”“看护难”问题,西安市教育局积极响应民生需求,系统推进中小学午托服务工作,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规范管理,构建起“政府主导、学校主责、社会参与”的午托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安全、规范、优质的午间托管服务。

政策背景与目标

西安市教育局午托政策的出台,旨在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回应社会关切,缓解家庭育儿压力,政策以“安全第一、自愿参与、公益普惠、规范管理”为基本原则,明确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市有需求的中小学午托服务全覆盖,确保学生午间“有人管、吃得饱、睡得好、学得安”,政策核心目标包括:保障学生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减轻家长负担,优化教育生态;推动学校教育资源高效利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政策核心内容

(一)服务对象与时间

午托服务对象为有需求的中小学在校学生,优先保障低年级学生、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服务时间一般为中午放学后至下午上课前(通常为12:00-14:30),具体时间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弹性调整,与当地上下班时间相衔接。

(二)服务内容

午托服务以“基本看护+素质拓展”为核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 生活照料:提供午餐(由学校食堂或具备资质的配餐企业供应)和午休场所,确保学生饮食卫生与休息质量;
  2. 自主学习:安排教师值班,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或进行预习复习,严禁组织集体补课或变相补课;
  3. 素质活动:结合学校特色,开展文体活动、科普实践、劳动教育等非学科类兴趣课程,丰富学生午间生活。

(三)实施模式

西安市教育局鼓励学校结合实际采取多样化实施模式:

  • 校内自主实施: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师资和资源,由教师轮流值班提供服务,对参与教师给予适当补贴;
  • 校内+校外合作:引入具备资质的社会机构(如青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提供特色课程服务,学校负责统筹管理;
  • 社区协同:联合社区、企事业单位,利用周边资源开展“校社联动”午托服务,拓展服务半径。

(四)保障机制

为确保政策落地,西安市教育局建立了完善的保障体系:

  1. 经费保障:采取“政府补贴+家长分担”机制,财政对参与午托的学校给予生均经费补助,家长承担部分服务成本(标准由各区县教育局核定,原则上不超过每月200元),对困难家庭子女实行费用减免;
  2. 师资保障: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弹性上下班”“课时调剂”等方式调动教师积极性,同时吸纳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员补充师资力量;
  3. 安全保障: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校园管理等制度,建立“校长负责制”和“家校协同监督”机制,定期开展安全排查与应急演练;
  4. 督导评估:将午托服务纳入教育督导考核体系,通过定期检查、家长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动态优化服务内容与管理流程。

政策实施成效

自政策推行以来,西安市午托服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5年,全市已有85%的中小学开展午托服务,覆盖学生超30万人次,家长满意度达92%,具体成效体现在:

  • 缓解家庭压力:双职工家庭无需再为孩子午间接送和看护奔波,工作与育儿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 促进学生发展:规范化的午托服务保障了学生休息与学习需求,同时通过素质活动培养了兴趣特长;
  • 优化教育生态:学校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课后服务从“补短板”向“促发展”转型,推动“双减”政策走深走实。

未来优化方向

为进一步提升午托服务质量,西安市教育局计划从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扩大服务覆盖面,力争2025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午托服务100%覆盖;二是丰富服务内容,引入更多优质校外资源,开发“午托+”特色课程;三是加强数字化管理,建立全市统一的午托服务平台,实现报名、缴费、反馈等流程线上化,提升服务效率与透明度。

相关问答FAQs

问1:西安市中小学午托服务是否强制参加?家长如何报名?
答:午托服务坚持“自愿参与”原则,学生可根据家庭需求自主选择报名,报名流程由学校统一组织,通常每学期开学初通过家长会、学校公众号或班级群发布通知,家长填写《午托服务申请表》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即可参与,具体报名方式以各校实际安排为准。

问2:午托服务费用如何构成?困难家庭是否有减免政策?
答:午托服务费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餐费(按实际成本收取)、看护管理费(财政补贴后家长承担部分,标准不超过每月200元)、特色课程费(如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课程,费用另行协商,但需坚持公益性),对低保家庭、特困供养学生等困难群体,学校凭相关证明实行费用全免或部分减免,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参与午托服务。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