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而安全教育则是保障实习顺利开展的首要前提,无论是外业测量的野外环境,还是内业处理的仪器操作,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从实习前的准备到实习中的操作,再到突发情况的应对,系统性的安全教育贯穿始终,是每一位测绘实习生的“必修课”。

实习前:安全意识与知识储备
实习前的安全教育是预防风险的第一道防线,需强化安全意识,明确“安全第一”的原则,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学生应主动学习《测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了解测绘作业中的常见风险点,如野外作业的天气变化、地形复杂,仪器操作的用电安全、机械伤害等,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包括野外生存技能(如辨别方向、急救包扎、防蛇虫叮咬)、交通安全(如遵守道路规则、车辆乘坐规范)、消防安全(如灭火器使用、火灾逃生)等,需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的安全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实习中:规范操作与风险防控
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防控需重点关注外业和内业两大场景,外业测量是安全事故的高发环节,需严格遵守以下规范:一是作业前检查环境,确保测区无滑坡、塌方、洪水等自然灾害隐患,远离高压线、危险建筑物等危险区域;二是仪器操作规范,全站仪、GPS接收机等精密设备的使用需遵循说明书,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架设仪器时需确保脚架稳固,防止倾倒;三是团队协作与通讯,野外作业应至少2人一组,配备对讲机或卫星电话,确保通讯畅通,遇险时能及时求助,内业作业虽风险较低,但也需注意用电安全,避免线路老化、超负荷用电引发火灾,同时保持操作间通风,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突发情况:应急预案与处置能力
尽管预防措施到位,突发情况仍可能发生,因此需掌握应急预案,针对常见风险,制定详细的处置流程:
- 自然灾害:遇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应立即停止作业,寻找安全地带躲避,避免在树下、高压线附近逗留;
- 人员受伤:若发生摔伤、割伤等,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如止血、固定),并联系实习带队老师或拨打急救电话;
- 仪器故障或丢失:应第一时间上报,并由专业人员处理,严禁擅自拆卸仪器,同时保护现场,配合调查。
实习期间需每日召开安全例会,总结当日安全隐患,明确次日注意事项,形成“预防-发现-整改”的闭环管理。
实习后: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
实习结束后,安全教育的延伸同样重要,学生需提交实习安全总结报告,反思实习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及处置经验,学校和企业则应根据反馈优化安全培训内容,更新应急预案,通过“实践-提升”的循环,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为后续实习积累宝贵经验。
相关问答FAQs
Q1:野外测绘实习时,如何防范中暑?
A1:为防范中暑,应尽量避开正午高温时段作业,选择早晚凉爽时段进行;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穿着透气、宽松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定时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如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前兆,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严重时及时就医。
Q2:使用全站仪时,有哪些关键的安全注意事项?
A2:使用全站仪时需注意:①架设仪器前检查脚架螺旋是否拧紧,确保稳固;②严禁在仪器旁打闹或放置杂物,防止碰撞;③迁站时必须先取下仪器,装箱搬运;④避免在强磁场、强电场环境下作业,防止仪器损坏;⑤雨雪天气作业后,及时用干布擦拭仪器,并置于通风处晾干,切勿暴晒或烘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