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临近,各类工程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工地人员流动性增大、交叉作业增多,加之秋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安全生产风险交织叠加,为切实保障一线工人生命财产安全,确保节日期间工地施工平稳有序,强化国庆期间工地安全教育至关重要,需从责任落实、风险防控、应急处置等多维度筑牢安全防线。
强化责任落实,构建全员安全责任体系
安全生产,责任如山,国庆期间工地安全管理需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建设单位应牵头成立节前安全检查小组,统筹协调监理、施工等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施工单位需项目经理亲自部署,将安全责任细化到班组、落实到个人,签订《国庆安全生产责任书》,杜绝责任悬空,针对节日期间可能出现的思想松懈问题,通过班前会、安全例会等形式反复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让“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意识深入人心。
聚焦风险防控,深化隐患排查治理
(一)高处作业安全:守住“生命防线”
高处坠落是工地事故“头号杀手”,国庆期间需重点强化临边洞口防护、脚手架搭设及起重吊装作业管理,临边防护必须采用1.2米高防护栏杆加密目式安全网,严禁随意拆除;脚手架连墙件应按规范每层设置,架板铺设需满铺铺稳,严禁出现探头板;起重机械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限位器、钢丝绳等关键部件完好,吊装时严禁人员在吊物下方停留或穿行,遇大风(6级及以上)、暴雨等恶劣天气,立即停止高处作业,工人撤离至安全区域。
(二)临时用电安全:杜绝“电老虎”
秋季干燥易引发电气火灾,临时用电管理需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制度,配电箱应安装防雨、防砸设施,定期检查漏电保护器灵敏度(每月测试至少1次);电缆线路严禁沿地面明设,应采用架空或套管保护,严禁捆绑在脚手架或钢筋上;电工必须持证上岗,非专业人员严禁接拆电气设备,宿舍区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禁止使用“热得快”、电暖器等大功率电器,从源头上防范电气火灾。
(三)消防安全管理:织密“防火网络”
节日期间工地动火作业增多,需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作业前清除周边可燃物,配备灭火器材,设专人监护,易燃易爆材料(如油漆、稀料)应存放在专用仓库,远离火源,并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施工现场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3.5米,严禁占用堵塞;定期检查消防栓、灭火器等设施完好性,确保压力正常、器材有效。
(四)机械操作安全:规范“设备动作”
针对塔吊、施工电梯、挖掘机等大型机械,需开展节前专项检查,确保制动系统、液压系统、安全装置运行正常,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严禁超载、斜吊;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加工机械等设备运行时,严禁进行维修或清理,传动部位需设置防护罩。
(五)人员行为安全:杜绝“三违”现象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是事故主要诱因,需通过“班前喊话”“安全行为观察”等方式规范工人操作,严禁酒后上岗、疲劳作业,高空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佩戴时需调整帽箍、系紧帽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严禁操作特种设备。
提升应急能力,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一)完善应急预案,强化演练
针对国庆期间可能发生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火灾等事故,施工单位需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救援流程及物资装备,节前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演练,重点检验工人自救互救能力、应急队伍响应速度及物资调配效率,确保预案“用得上、落得实”。
(二)备足应急物资,畅通联络
施工现场需配备急救箱、担架、应急照明、消防沙等应急物资,并定期检查补充;建立“项目部-班组-工人”三级应急通讯网络,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一旦发生事故,能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
(三)加强值班值守,快速响应
国庆期间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需坚守岗位,每日巡查工地安全状况,发现险情立即启动预案,并按规定上报至主管部门,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
人文关怀与安全文化建设
节日期间,施工单位需关注工人心理健康,通过发放节日慰问品、组织文体活动等方式缓解思乡情绪,避免因情绪波动引发安全事故,利用宣传栏、安全标语、VR安全体验馆等多种形式普及安全知识,让工人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浓厚氛围。
国庆工地安全风险防控要点一览表
| 风险类型 | 主要防控措施 | 检查频率 |
|---|---|---|
| 高处作业 | 临边防护到位、脚手架连墙件规范、安全带高挂低用 | 每日开工前检查 |
| 临时用电 | “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落实、电缆架空套管、禁止私拉乱接 | 每周1次专项检查 |
| 消防安全 | 动火审批、消防通道畅通、易燃材料隔离存放、消防器材有效 | 每日巡查 |
| 机械操作 | 设备定期维保、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十不吊”规定执行 | 每班次开机前检查 |
| 人员行为 | 杜绝“三违”、规范佩戴劳保用品、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 不定期抽查 |
相关问答FAQs
问:国庆期间工地发现安全隐患,应如何快速处置?
答:发现隐患后,现场工人应立即停止相关作业,第一时间向班组长或安全员报告;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需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隐患进行评估,根据隐患等级采取相应措施:一般隐患(如防护缺失、临时用电不规范)应立即整改,整改完毕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重大隐患(如脚手架变形、起重机械故障)必须立即撤离人员,设置警戒区域,并上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制定专项整改方案,经论证合格后方可解除警戒。
问:节后复工前,工地安全准备工作需注意哪些事项?
答:节后复工前需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全员安全再教育”,针对节后思想松懈问题,通过案例警示、规程重温等方式强化安全意识;二是进行“设备设施全面检修”,对所有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临时用电系统进行检查试运行,确保不带病运行;三是实施“隐患再排查”,对节前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同时新增排查深基坑、高支模等危大工程安全状况,确认无隐患后方可复工。
国庆工地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安全措施贯穿施工全过程,既为一线工人筑牢安全屏障,也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确保国庆期间工地安全生产“零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