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部对技工学校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旨在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政策内容涵盖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等多个维度,形成了系统化的支持体系。

完善顶层设计,构建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将技工教育纳入职业教育整体发展规划,推动技工学校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政策强调建立健全“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支持优质技工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或应用型本科院校,打破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为技工学校学生提供更多升学通道,政策要求技工学校优化专业设置,重点对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需求,增设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前沿专业,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的核心环节,教育部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技工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具体措施包括:支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产业学院,鼓励企业参与技工学校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推广“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并给予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激励,政策还鼓励技工学校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推动“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是技工教育质量的关键保障,教育部出台多项政策,加强技工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引进,支持技工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企业实践经历;畅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技工学校任教的渠道,允许企业技术人才通过“直评直聘”方式取得相应教师职称,政策还鼓励技工学校引进国家级技能大师、劳动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全国技工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已超过60%,较五年前提升15个百分点。
完善保障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为推动技工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部从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社会认可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在经费方面,要求各地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拨款制度,并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标准;在办学条件方面,实施技工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重点改善实训设备、信息化教学等基础设施;在社会认可方面,通过宣传技术技能人才先进事迹,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提升技工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政策还明确技工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称评定等方面与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同等权利,破除“唯学历”偏见。
技工学校政策支持重点概览
| 政策领域 | 核心措施 | 目标效果 |
|---|---|---|
| 体系建设 | 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支持优质技工学校升格 | 拓宽学生成长通道,提升办学层次 |
| 产教融合 | 推广“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共建实训基地 | 强化实践能力,实现供需匹配 |
| 师资建设 | 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引进企业技术人才 | 提升教学水平,保障培养质量 |
| 保障机制 | 提高生均拨款,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学生权益 | 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社会认可度 |
相关问答FAQs
Q1:技工学校学生升学渠道有哪些?
A:技工学校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升学:一是参加“职教高考”或“春季高考”,升入高职院校;二是通过“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项目,直接攻读应用型本科学位;三是在获得高级工或预备技师证书后,通过“技能人才免试入学”政策部分本科院校,部分技工学校还与国外院校合作,提供海外升学机会。
Q2:企业参与技工教育能享受哪些政策支持?
A:企业参与技工教育可享受多重支持:一是参与校企合作可享受税收抵免,如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二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可获得财政资金补贴;三是企业技术人才到技工学校任教可享受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优惠政策;四是政府通过“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对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组合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