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春季高发!流行性腮腺炎如何有效预防?家长必看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该病以腮腺非化脓性肿大和疼痛为特征,还可引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健康,掌握科学的预防知识,是降低发病风险、保护人群健康的关键。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常识

认识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特点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性较强,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鼻咽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餐具、毛巾、玩具等物品,也可能发生间接传播,该病的潜伏期为14-25天,通常为18天左右,患者在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均具有传染性,其中潜伏期末至发病后3天的传染性最强,由于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仍可能成为传染源,增加了防控难度。

人群对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但5-15岁儿童为高发群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二次感染较为罕见,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如学校、托幼机构,易发生局部暴发疫情,需格外重视防控工作。

接种疫苗:预防腮腺炎最有效的手段

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使用的麻腮风三联疫苗(MMR)可同时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推荐儿童在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未按程序接种疫苗的儿童及青少年,应及时补种;成年人若未患过腮腺炎或未接种疫苗,也可自愿接种。

疫苗安全性较高,少数人可能出现接种部位红肿、低热等轻微反应,通常1-2天内自行消退,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无异常后方可离开,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严重疾病或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应咨询医生后决定是否接种。

日常防护: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措施

在流行季节或腮腺炎高发地区,需加强个人防护,降低感染风险,具体措施包括:

  1.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鼻、眼。
  2. 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场所、医院或与患者接触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3. 保持环境通风: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4. 避免密切接触:尽量避免与腮腺炎患者接触,不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对教室、活动场所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增强免疫力:构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自身免疫力是抵抗病毒的基础,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食物(如鱼、蛋、奶、豆制品),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2.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维持良好的生物钟。
  3.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跳绳等,增强体质。
  4. 减少压力:保持乐观心态,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长期精神紧张。

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以减少暴露机会。

病例管理: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环节

一旦出现腮腺肿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以下措施:

  1. 隔离治疗:患者应居家隔离,直至腮腺完全消退(通常不少于发病后9天),避免与他人接触,防止传染他人。
  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头痛、呕吐、睾丸肿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3. 消毒处理:对患者的餐具、毛巾、玩具等物品进行煮沸或消毒液消毒;接触患者后需彻底洗手。

密切接触者(如家庭成员、同学等)应自最后接触之日起观察25天,一旦出现症状及时隔离,集体单位发生疫情时,应配合疾控部门采取应急接种、停课等防控措施。

重点人群的特别防护

以下人群需加强腮腺炎预防:

  • 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疫苗,确保全程免疫。
  • 青少年及成人:若未明确患过腮腺炎或未接种疫苗,建议进行抗体检测,必要时补种疫苗。
  • 孕妇:孕期感染腮腺炎病毒可能影响胎儿,孕妇应避免接触患者,若未免疫且暴露于病毒,应咨询医生评估风险。
  •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后易出现重症,需重点防护。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措施一览表

预防类别 具体措施
疫苗接种 按程序接种MMR疫苗,儿童8月龄和18-24月龄各1剂,未接种者及时补种
个人卫生 勤洗手,不共用餐具、毛巾,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环境防护 人员密集场所戴口罩,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清洁
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病例管理 隔离至腮腺消退,密切观察病情,物品消毒,密切接触者观察25天
重点人群防护 未接种疫苗儿童、青少年、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加强防护

相关问答FAQs

问:孩子已经接种过麻腮风疫苗,为什么还会得腮腺炎?
答:疫苗接种并非100%有效,麻腮风疫苗的腮腺炎成分保护率约为85%-95%,少数人可能因个体差异、免疫应答不足或疫苗储存运输不当导致免疫失败,若接种时已处于病毒潜伏期,或接种后抗体水平随时间下降,仍可能感染,建议未患过腮腺炎的青少年及成人进行抗体检测,若抗体阴性可补种疫苗加强免疫。

问:成年人也会得流行性腮腺炎吗?症状会比儿童更严重吗?
答:是的,成年人若未感染过腮腺炎或未接种疫苗,同样可能发病,由于成年人免疫系统更活跃,症状通常比儿童更严重,腮腺肿大更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如睾丸炎(多见于成年男性,发生率约20%-30%)、卵巢炎、胰腺炎等,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而腮腺肿不明显,易被误诊,成年人也应重视腮腺炎预防,必要时接种疫苗。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