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常州教育局政策法规处2025年最新政策有哪些调整?

常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作为教育行政体系中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统筹推进全市教育法治建设、保障教育政策科学规范运行的核心职责,其工作内容涵盖政策研究、法规制定、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等多个维度,是连接教育决策与基层实践的关键纽带,为常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

常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

在政策研究与制定方面,政策法规处立足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结合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系统开展教育政策调研与论证工作,近年来,围绕“双减”政策落地、职业教育改革、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重点领域,先后牵头制定《常州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形成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政策体系,在制定过程中,注重通过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学校、家长、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意见,确保政策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在2025年修订的《常州市民办学校设置标准》中,通过多轮调研论证,明确了民办学校的办学定位、师资配备和办学条件标准,为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在法规执行与监督层面,政策法规处构建了“日常巡查+专项督查+问题整改”的全链条监督机制,每年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教育执法专项检查,重点整治违规办学、有偿补课、教育乱收费等突出问题,2025年以来,累计查处教育违法案件32起,有效维护了教育秩序,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依法治校情况进行常态化评估,评估结果与学校绩效考核挂钩,推动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治理格局,通过“常州教育法治”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政策解读200余篇,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150余场,提升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和师生家长的法治素养。

在法治保障与服务创新方面,政策法规处着力构建“预防为主、调解优先、诉讼兜底”的教育纠纷解决机制,2025年,设立市教育纠纷调解委员会,聘请法律专家、退休校长等组建调解员队伍,累计化解师生权益、招生入学等纠纷68起,调解成功率达95%,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民办学校审批、教师资格认定等12项事项“一网通办”,平均办理时限缩短60%,针对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联合市法院、检察院出台《关于建立涉未成年人案件教育惩戒协作机制的意见》,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与教育惩戒的有机结合。

政策法规处2025-2025年重点工作成效表

工作领域 主要举措 阶段性成果
政策制定 出台规范性文件12项,开展政策调研20项 形成“1+N”教育政策体系,政策采纳率提升至92%
执法监督 专项检查8次,查处案件32起 教育乱收费投诉量同比下降45%
法治宣传 开展活动150场,覆盖师生10万人次 师生法治知识知晓率从78%提升至91%

常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将继续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聚焦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推进教育标准化建设、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等工作,为打造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FAQs
Q1:政策法规处如何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A1:通过制定《常州市中小学校依法治校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学校在招生管理、课程设置、师资聘用等方面的自主权边界;建立“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公办学校法律顾问全覆盖,为学校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定期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推广优秀经验,推动学校形成“章程引领、制度保障、民主管理”的办学格局。

Q2:市民如何参与教育政策制定过程?
A2:市民可通过“常州教育”官网“民意征集”栏目、官方微信公众号“政策建议”通道等线上渠道提交意见建议;政策法规处还会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邀请家长代表、社区人士等参与政策研讨。《常州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制定期间,累计收到市民意见建议300余条,其中20余条被采纳纳入条例内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