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统筹推进全省教育法治建设、保障教育政策科学规范运行的核心职责,其工作以“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行政”为主线,覆盖教育立法、执法监督、普法宣传、权益保护等多个维度,为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职能定位与核心使命
政策法规处的核心使命在于构建系统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将法治思维贯穿教育治理全过程,具体职能包括:
- 政策制定与审核:牵头起草或修订教育领域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如《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等,确保政策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教育发展需求相契合。
- 法治监督与执法:监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依法行政、依法办学,组织开展教育行政执法检查,规范招生、收费、办学行为等关键环节,维护教育公平。
- 普法与权益保护:统筹全省教育系统普法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动法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受理教师、学生等群体的申诉与维权,协调处理教育行政纠纷。
重点工作与创新实践
近年来,政策法规处围绕教育改革重点任务,推出多项创新举措:
(一)构建“1+N”教育政策体系
以《江苏省教育现代化2035》为引领,配套出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等专项政策,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贯穿改革发展全链条的制度框架,2025年修订的《江苏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具体要求,为规范办学提供明确指引。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
通过编制教育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动简政放权,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对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实施常态化执法检查,2025年以来累计查处违规办学行为300余起,有效净化教育生态。
(三)推进依法治校示范创建
组织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推动学校完善章程建设、健全治理结构,截至2025年,全省累计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500余所,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学段,形成“一校一章程、一校一特色”的治理格局。
工作成效与社会影响
通过持续发力,政策法规处的工作成效显著:
- 制度供给更加完善:近五年累计出台教育地方性法规3部、政府规章5部、规范性文件40余件,填补了在线教育、学分银行等新兴领域的制度空白。
- 教育生态持续优化: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满意度提升至92%,教育信访量年均下降15%,依法治教成为社会共识。
- 法治素养全面提升:全省教育系统普法覆盖率达100%,青少年法治教育普及率超95%,师生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显著增强。
面向“十四五”,政策法规处将聚焦教育治理现代化目标,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教育数字化、终身学习等领域立法,回应新业态、新模式需求;二是深化“互联网+监管”模式,提升执法智能化水平;三是加强法治教育研究,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法治教育品牌。
相关问答FAQs
Q1:政策法规处如何保障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同等法律地位?
A1:政策法规处严格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推动落实民办学校在招生、资助、评估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法律地位,通过制定《江苏省民办学校年度检查办法》等文件,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保障举办者、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
Q2:学生遇到教育侵权时,如何通过政策法规处维护权益?
A2:学生可通过“江苏省教育厅政务服务平台”或邮寄书面材料提出申诉,政策法规处将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受理,经调查核实后,将根据《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协调学校或相关部门纠正侵权行为,必要时组织调解或提请行政复议,确保学生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救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