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2025年暑假安全教育提醒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蝉鸣声声,暑意渐浓,盼望已久的暑假已经拉开序幕,这是一个放松身心、增长见识、享受家庭欢乐的美好时光,安全是快乐假期的基石,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充实、快乐的假期,我们特别整理了这份暑假安全教育提醒,请大家务必仔细阅读,共同守护孩子的安全。
严防溺水,珍爱生命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务必将“防溺水”安全牢记于心。
- “六不准”原则要牢记:
-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 不准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 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 不准在上下学的途中和假期中,在水边、到水里玩耍、嬉戏、打闹。
- 选择安全场所: 如果游泳,务必选择正规、有救生员的游泳场所。
- 同伴互助: 即使在安全水域,游泳时也最好有同伴同行,不要单独行动。
- 科学施救: 发现同伴溺水,要保持冷静,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并可利用身边的救生器材(如竹竿、绳索、泡沫板等)从岸上施救,切勿盲目下水。
交通安全,文明出行
假期出行增多,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 遵守交规: 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斑马线),遵守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不横穿马路,不翻越隔离栏。
- 乘车安全:
- 乘坐私家车,务必系好安全带,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得坐在副驾驶位。
- 乘坐公交车,待车辆停稳后上下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 不乘坐无牌无证、超载及非法营运的“黑车”。
- 骑行安全: 未满12周岁不得在道路上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得在道路上骑电动自行车,骑行时注意观察路况,不逆行,不追逐打闹。
- 恶劣天气: 遇到大雨、雷电等恶劣天气,尽量减少外出,注意防范路面积水、高空坠物等危险。
居家安全,防范未然
家是温馨的港湾,但也需时刻警惕安全隐患。
- 用电安全: 不乱动、乱接电线,不玩弄电器设备,湿手不触碰电源开关和电器,使用取暖设备时,要与易燃物保持安全距离。
- 用气安全: 使用燃气时,应保持通风,使用后及时关闭阀门,发现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窗通风,关闭总阀,严禁动用明火和开关电器,并到室外安全地点拨打燃气公司电话或报警。
- 防火安全: 不玩火,不携带火种进入林区、草原等易燃区域,了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逃生自救知识。
- 防盗防骗: 不给陌生人开门,遇事多与家长沟通,保护好个人和家庭信息,不轻易透露给陌生人。
网络安全,健康冲浪
互联网世界精彩纷呈,但也充满陷阱。
- 健康上网: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保护视力。
- 信息甄别: 不轻信网络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谨防网络诈骗。
- 保护隐私: 不随意在网上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学校班级、电话号码及身份证号等个人敏感信息。
- 文明交流: 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与网友发生争执,谨防网络欺凌。
- 谨慎交友: 不与陌生网友见面,确需见面必须征得家长同意并在家长陪同下进行。
外出活动,安全第一
无论是旅游还是探亲,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 行前规划: 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交通及安全状况,做好行程规划。
- 告知去向: 外出活动前,务必告知家长去向、同行人员和返回时间,并保持通讯畅通。
- 人群密集处: 在商场、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紧跟家长,谨防走失,不前往未开发、无安全保障的区域。
- 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不购买“三无”食品,不暴饮暴食,防止食物中毒。
- 文明旅游: 爱护公共设施,遵守景区规定,不乱扔垃圾,展现良好风貌。
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假期是调整身心、增进亲情的好时机。
-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 健康饮食: 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 坚持锻炼: 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 心理健康: 多与家长、朋友沟通交流,遇到烦恼和压力时,主动向家人、老师或朋友倾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学习充电: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阅读有益书籍,完成暑假作业,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家长朋友们, 孩子的安全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请您在百忙之中,务必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多一份提醒,多一份关心,为孩子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同学们,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重于泰山,希望大家将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度过一个真正平安、健康、快乐、有意义的暑假!
祝大家暑假愉快,阖家幸福!
[学校/单位名称] [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