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托福作文要写

下面我将为你提供一个全方位、系统化的托福作文写作指南,从评分标准、写作结构、不同题型技巧,到备考策略和范文示例,助你攻克托福写作。

托福作文要写


第一部分:知己知彼 - 了解托福作文

托福写作包含两部分:

  1. 综合写作:阅读、听力、写作结合,约20分钟。
  2. 独立写作:针对一个话题发表个人观点,约30分钟。

两部分的满分都是5分,然后被换算到0-30分的总分。


第二部分:综合写作

这部分不考察你的个人观点,而是考察你客观总结、对比和转述信息的能力。

评分标准

  • 你是否准确、完整地传达了阅读和听力的核心观点和关键细节?听力是否反驳了阅读?
  • 结构:文章结构是否清晰?段落划分是否合理?(通常一个段落对应一个阅读观点)
  • 语言:用词是否准确多样?语法和拼写是否正确?

标准结构(推荐模板)

总原则:先写阅读,再写听力,逐点对比。

  • 引言段 (Introduction)

    • 句1:背景引入,简述阅读文章的主题。
    • 句2:概括阅读文章的中心论点。
    • 句3:总述听力文章的态度(通常是反驳),并引出听力将如何反驳阅读。
    • 模板句:The reading passage discusses the topic of [主题], arguing that [阅读中心论点]. However, the lecturer casts doubt on this claim by pointing out several flaws in the argument.
  • 主体段 (Body Paragraphs - 通常3段)

    • 结构:一个主体段对应阅读中的一个分论点。
    • 句1 (阅读观点)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passage, ... / The author of the reading claims that ... + 转述阅读的第一个分论点。
    • 句2 (听力反驳)On the other hand, the lecturer argues that ... / In contrast, the speaker points out that ... + 转述听力如何反驳该观点。
    • 句3 (听力细节):提供听力的具体例子、数据或原因来支撑其反驳,这是得分关键!
    • 模板句:First of all, the reading passage states that [阅读分论点1]. The lecturer, however, challenges this by explaining that [听力反驳观点1]. For instance, he/she mentions that [听力的具体例子或细节].
  • 结论段 (Conclusion)

    • 句1:重申听力的核心立场,即阅读的论证是不成立的。
    • 句2:简要总结听力是如何从几个方面反驳阅读的。
    • 模板句:In conclusion, the arguments made in the reading passage are effectively challenged by the lecturer. He/she refutes the author's claims by providing counter-evidence regarding [点1], [点2], and [点3].

写作技巧

  • 不要添加个人观点:你的角色是“信息搬运工”和“总结者”。
  • 大量使用转述:同义词替换、改变句式(主动变被动、合并/拆分句子)。
  • 听力是重点:听力是反驳方,所以要花更多精力去听懂并记下听力的反驳细节和例子。
  • 时间管理:3分钟阅读,20分钟写作,建议写作时间分配:引言3分钟,主体段每个4分钟,结论2分钟。

第三部分:独立写作

这部分考察你清晰地表达、论证和组织个人观点的能力。

评分标准

  • 发展与支持:你的观点是否清晰?论点是否充分、有说服力?例子是否具体、相关?
  • 组织结构:文章结构是否清晰?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衔接是否流畅?
  • 语言运用:用词是否准确、多样?句式是否有变化?语法和拼写是否准确?

标准结构(五段式经典结构)

这是最稳妥、最高效的结构,适用于绝大多数题目。

  • 引言段

    • 句1 (背景):用一句通用的话引出话题。
    • 句2 (争议):说明这个话题存在不同看法。
    • 句3 (我的观点):明确亮出你的立场(Thesis Statement),这是全文的灵魂!
    • 模板句:When it comes to the issue of [话题], people's opinions differ.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观点A]. However,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strongly agree that [你的观点]. This is because [理由1] and [理由2].
  • 主体段一

    • 句1 (分论点)First and foremost, ... / The primary reason for my stance is that ... + 阐述你的第一个理由
    • 句2-3 (解释):进一步解释这个理由为什么成立。
    • 句4-5 (举例):提供一个具体、详细的例子来支撑你的分论点,可以是你自己的经历、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
    • 模板句:First and foremost, [理由一] can bring significant benefits to individuals/society. For example, ...
  • 主体段二

    • 句1 (分论点)Furthermore, ... / In addition, ... + 阐述你的第二个理由
    • 句2-3 (解释)
    • 句4-5 (举例)
    • 模板句:Furthermore, [理由二]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 Take ... as an illustration, ...
  • 让步段

    • 作用:展示思维的全面性,让文章更有说服力。这是高分作文的标配!
    • 句1 (承认对方观点)Admittedly, ... / It is true that ... + 承认对方观点有一定道理
    • 句2 (转折)Nevertheless, ... / However, ... + 指出其局限性或不如你观点的地方
    • 模板句:Admittedly, the opposing view that [对方观点] has some merits. Nevertheless, this argument is less convincing when considering [你的反驳角度].
  • 结论段

    • 句1 (重申观点):用不同的方式再次表明你的立场。
    • 句2 (总结理由):简要重申你的两个主要理由。
    • 句3 (升华/展望):提出一个更广泛的意义或建议。
    • 模板句:In summary, while there are arguments on both sides, I am still convinced that [你的观点]. The advantages of [理由一] and [理由二] are too compelling to ignore. Therefore, it is advisable for us to [建议或展望].

写作技巧

  • 审题是关键:确保你的观点完全回应了题目要求,不要跑题。
  • 例子是灵魂:空洞的论述没有说服力,一个具体、生动的例子比三个抽象的理由更有力。
  • 句式多变:尝试使用简单句、复合句、复杂句,以及倒装、强调等句式。
  • 高级词汇:适当使用一些学术词汇(如 demonstrate, illustrate, consequently, nevertheless),但不要为了用而用,用得自然最重要。

第四部分:备考策略

  1. 输入决定输出

    • 精读范文:仔细分析高分范文的结构、逻辑、词汇和句式,模仿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 积累语料:准备一个“素材本”,分类记录常考话题(如教育、科技、环境、工作、政府等)的观点、理由和例子。
    • 练习听力:多听TED演讲、NPR新闻等,锻炼信息抓取能力和学术听力水平,这对综合写作至关重要。
  2. 刻意练习

    • 掐时写作: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练习,训练时间管理能力。
    • 打字练习:确保你的打字速度和准确率能跟上思路。
    • 反复修改:写完不是结束,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检查语法错误和逻辑不通顺的地方,最好能找老师或英语好的朋友帮你批改,指出问题。
  3. 建立自己的模板

    • 不要死记硬背网上千篇一律的模板,在理解了标准结构后,结合自己的语言习惯,打造一套专属的、灵活的模板,特别是引言和结论的句型。

第五部分:独立写作范文示例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t is better to work for a large company than to work for a small company.**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