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雅思小作文任务回应

TR的核心就是:有没有答对题?答全了没有?

雅思小作文任务回应

下面我将从评分标准、常见错误、高分策略和范文分析四个方面,为你详细拆解如何在小作文中获得高分TR。


评分标准解读 (TR Band Descriptors)

雅思官方对TR的评分有明确的描述,我们来看一下不同分数段的要求:

分数 核心要求
Band 9 全面回应:所有要求都被充分且清晰地满足,数据的选择、分析和总结非常到位,展现了高度的概括能力。
Band 7-8 充分回应:所有要求都被满足,数据被清晰地选择和呈现,主要趋势和差异被明确指出和分析。
Band 5-6 基本回应:回应了题目中的主要要求,但可能存在一些不足,
• 描述不够全面,遗漏了部分关键信息。
• 数据的选择和分析有些简单或重复。
• 对主要特征的总结不够清晰。
Band 4及以下 部分回应/未回应
• 只回应了题目的一部分要求。
• 只描述了非常有限的数据点。
• 描述了与图表无关的信息。
• 字数严重不足。

核心要点:

  1. 全面性:必须覆盖图表的所有关键特征,不能遗漏重要信息。
  2. 相关性:只描述与图表直接相关的数据,不要添加自己的猜测或无关信息。
  3. 概括性:不能只是罗列数据,必须进行,指出最主要、最显著的趋势、差异或特征。

常见TR失分点

了解错误才能避免错误,以下是考生在TR上最常见的扣分原因:

  1. 信息遗漏

    • 现象:只描述了部分数据,比如只写了最高的和最低的,却忽略了中间的重要变化或所有类别。
    • 案例:在一个有5个国家的柱状图中,考生只描述了A国最高,E国最低,而忽略了B、C、D三个国家的具体数值和比较。
    • 后果:TR评分最多只能拿到5分。
  2. 信息无关

    • 现象:添加了图表中没有的信息或自己的主观臆断。
    • 案例:描述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趋势时,写“这可能是因为政府实施了鼓励生育的政策”。(图表中并未给出原因,这是你的猜测)。
    • 后果:TR评分会直接降到5分甚至更低。
  3. 缺乏总结/概括

    • 现象:只是机械地罗列数据,像记账一样说“A是10,B是20,C是15...”,但没有指出“整体呈上升趋势”或“A和B是最高/最低的两个类别”这样的核心结论。
    • 后果:这是TR失分的重灾区,即使数据描述很全,没有总结也很难超过6分。
  4. 图表类型判断错误

    • 现象:将动态图(线图)的描述用静态图(饼图、柱状图)的句式,反之亦然。
    • 案例:在线图中使用了“在A国,占比最高的是...”这种描述比例的句式。
    • 后果:TR评分会严重受损,通常在5分以下。
  5. 没有进行“比较”

    • 现象:只孤立地描述每个数据点,而没有将它们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
    • 案例:在双柱状图中,分别描述“男性A是X,女性A是Y”,但没有说“男性的数值普遍高于女性”。
    • 后果:TR评分会受到影响,难以达到7分。

高分TR策略

想要获得7分甚至更高的TR,你需要遵循以下“黄金法则”:

第一步:审题 - 确保不跑题

花1-2分钟仔细阅读题目指令,圈出关键词。

  • Summarize the information... (概括信息)
  • Select and report... (选择并报告)
  • Compare and contrast... (比较和对比)
  • Key features. (主要特征)

问自己: 题目要求我做什么?是概括、比较还是选择?

第二步:规划 - 确保全面性

不要一上来就写,花1-2分钟快速浏览图表,并做笔记。

  • 动态图: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整体趋势(上升/下降/波动)、显著波动。
  • 静态图:最大值、最小值、所有类别的排名、各类别之间的显著差异。
  • 复合图/流程图/地图:分别找出每个子图的关键点,并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

问自己: 我要描述哪些关键数据才能让读者不看图表也能明白情况?

第三步:写作 - 确保概括性和比较性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记住一个核心公式:

描述数据 + 进行比较/总结

  • 不要只写“A是10”,要写 “A是10,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s 5.” (描述+比较)
  • 不要只写“C从20涨到了30”,要写 “C experienced a dramatic increase from 20 to 30, making it the most significant growth among all categories.” (描述+
  • 开头段就要概括:在引言句中就给出总体趋势或主要发现。
    • 例 (线图): "The line chart illustrates a general upward trend in the number of tourists visiting Country X over the decade, with some fluctuations."
    • 例 (静态图): "It is clear from the data that cars are the most common mode of transport for commuters, while trains are the least popular."

第四步:检查 - 确保无遗漏

写完后,快速对照你的笔记和图表,检查:

  1. 我是否描述了所有主要特征?
  2. 我是否进行了比较和总结?
  3. 我是否添加了图表外的信息?
  4. 我的描述是否符合图表类型?

范文分析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对比一个低分TR和高分TR的写法。 ** The chart below shows the percentage of households owned by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a country in 2000 and 2010.

图表数据:

  • 18-25岁: 2000年 (20%), 2010年 (25%)
  • 26-35岁: 2000年 (35%), 2010年 (40%)
  • 36-50岁: 2000年 (45%), 2010年 (50%)
  • 51-65岁: 2000年 (60%), 2010年 (65%)
  • 65岁以上: 2000年 (55%), 2010年 (50%)

低分TR范文 (Band 5)

In 2000, 20% of people aged 18-25 owned a house. In 2010, this number increased to 25%. For people aged 26-35, the percentage was 35% in 2000 and 40% in 2010. The group of 36-50 years old had 45% in 2000 and 50% in 2010. The percentage for the 51-65 group was 60% in 2000 and 65% in 2010. Finally, for people over 65, the percentage was 55% in 2000 and it decreased to 50% in 2010.

TR问题分析:

  • 缺乏总结:只是罗列了所有数据,没有指出任何趋势或主要发现(除了老年人,所有群体的房屋拥有率都在上升)。
  • 缺乏比较:没有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大小关系。
  • 语言重复:句式单调,全是 "In [year], the percentage was..."。

高分TR范文 (Band 8)

The bar chart compares the proportion of home ownership across five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a country for the years 2000 and 2010.

Overall, it is evident that home ownership rates were highest among the older age groups and generally increased for most people over the decade,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ose over 65.

Looking at the data, the 51-65 age group had the highest rate of ownership, rising from 60% in 2000 to 65% in 2010. The second-highest group was the 36-50 year olds, whose ownership also grew, from 45% to 50%. A similar upward trend was seen for the youngest two age groups; the 18-25s increased from 20% to 25%, and the 26-35s saw their rate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