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是医学领域中专注于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专科,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男性生殖系统涉及前列腺、睾丸、附睾等结构,这些器官的疾病往往需要专业的外科干预或综合管理,以下是泌尿外科领域的核心常识,涵盖常见疾病、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日常保健要点,帮助读者系统了解这一学科。

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分类
泌尿外科疾病种类繁多,按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
肾脏疾病
- 肾结石:晶体物质在肾脏异常聚集,引发腰痛、血尿,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损害。
- 肾肿瘤:包括肾癌、肾盂癌等,早期多无症状,晚期可出现腰痛、肿块及消瘦。
- 肾积水:因尿路梗阻导致肾盂扩张,常见病因有结石、肿瘤或前列腺增生。
膀胱疾病
- 膀胱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 膀胱肿瘤:以尿路上皮癌为主,典型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
-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以尿急为核心症状,常伴尿频和夜尿。
前列腺疾病
- 前列腺增生(BPH):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
- 前列腺炎:分急性和慢性,表现为盆腔疼痛、排尿异常。
- 前列腺癌:高发于老年男性,早期可通过PSA筛查发现。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 睾丸扭转:泌尿外科急症,需紧急手术复位,否则可能导致睾丸坏死。
- 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表现为阴囊坠胀。
- 勃起功能障碍(ED):与血管、神经或心理因素相关,需综合评估。
诊断技术与检查方法
泌尿疾病的诊断依赖专业检查,以下为常用技术:
| 检查项目 | 适用疾病 | 临床意义 |
|---|---|---|
| 尿常规 | 泌尿感染、结石、肿瘤 | 初步筛查血尿、蛋白尿、细菌感染 |
| 泌尿系B超 | 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 | 无创观察器官形态,发现占位性病变 |
| CT/MRI | 肾癌、复杂性结石、转移性肿瘤 | 精确评估肿瘤分期及手术可行性 |
| 膀胱镜检查 | 膀胱肿瘤、血尿原因不明 | 直接观察膀胱内部,可取活检 |
| 尿流动力学检查 | 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 | 评估排尿功能,指导手术方案 |
治疗手段与手术方式
泌尿外科治疗涵盖药物、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
药物治疗
-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缓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
- 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缩小前列腺体积,长期控制增生。
- 抗生素:用于治疗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膀胱炎。
微创手术
-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S):处理输尿管及肾结石,创伤小、恢复快。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是BPH的“金标准”手术。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用于早期肾癌,保留肾单位的同时彻底切除肿瘤。
开放手术
-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可彻底切除前列腺及精囊。
- 肾癌根治术:适用于较大或晚期肾肿瘤,需切除患肾及周围脂肪组织。
日常保健与预防建议
- 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ml以上,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和感染风险。
- 避免憋尿:长期憋尿易引发膀胱炎和肾积水,应定时排尿。
- 饮食调整:
- 高尿酸者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预防尿酸结石。
- 前列腺增生患者减少辛辣及酒精摄入。
- 定期体检:
- 男性40岁后每年检查PSA,筛查前列腺癌。
- 有结石家族史者定期做泌尿系B超。
相关问答FAQs
Q1:前列腺增生一定会发展成前列腺癌吗?
A1:不会,前列腺增生(BPH)是良性病变,而前列腺癌是恶性肿瘤,两者病理机制不同,但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两种疾病,因此需定期通过PSA、直肠指检及穿刺活检鉴别。
Q2:血尿一定是严重疾病吗?
A2: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常见原因包括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等,虽然剧烈运动或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一过性血尿,但持续或无痛性血尿需立即就医,排查膀胱癌或肾癌等严重疾病。
读者可对泌尿外科疾病形成系统认识,强调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的重要性,若出现排尿异常、腰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