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冬季儿童健康生活,家长该注意哪些?

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由于气温较低、空气干燥,加上儿童自身免疫力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保持儿童冬季健康需要从饮食、穿衣、运动、睡眠等多方面入手,家长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能有效帮助孩子增强抵抗力,平稳度过寒冷季节。

冬季儿童健康生活小常识

合理饮食,增强免疫力

冬季儿童饮食应以“温补、均衡”为原则,保证营养摄入全面,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鸡蛋、豆制品等,促进抗体合成,提高免疫力,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如菠菜、西兰花、苹果、橙子等,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冬季气候干燥,可适当增加汤羹类食物,如鸡汤、蔬菜汤,既能补充水分,又能促进消化。

需要避免的是让孩子过多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这类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控制甜食和零食的摄入,高糖分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患病风险,以下是冬季儿童推荐饮食清单:

食物类别 推荐食物 营养作用
优质蛋白质 瘦肉、鱼类、鸡蛋、豆制品 促进抗体合成,增强肌肉力量
富含维生素C 橙子、猕猴桃、西兰花、菠菜 增强免疫力,促进铁吸收
富含维生素A 胡萝卜、南瓜、动物肝脏 维护呼吸道黏膜健康
汤羹类 鸡汤、蔬菜粥、银耳羹 补充水分,易于消化吸收

科学穿衣,避免“捂热”

冬季穿衣并非越多越好,过度保暖反而容易导致孩子出汗后受凉,引发感冒,家长应根据气温变化和孩子的活动量灵活调整衣物,遵循“三暖原则”,即“背暖、肚暖、足暖”,背部保暖可预防受寒,腹部受凉易引起腹泻,脚部保暖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即内层选择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中层搭配保暖的针织衫或薄毛衣,外层穿防风防水的羽绒服或棉服,这样既能根据环境增减衣物,又便于孩子活动时散热,出门时记得给孩子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保护头部和四肢末端不受寒,室内外温差较大时,进入室内应及时脱掉外套,避免因出汗后吹风而着凉。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冬季虽然寒冷,但仍需保证孩子每天有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质吸收,增强骨骼发育;冷空气的刺激可提高呼吸道黏膜的适应能力,减少感冒发生,运动时选择阳光充足的时段,如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避免在早晚低温或雾霾天气外出。

适合儿童冬季的运动包括散步、跳绳、拍球、滑冰等,强度不宜过大,以孩子微微出汗、面色红润为宜,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干爽衣物,避免吹风,如果天气恶劣,可在室内进行亲子游戏、瑜伽或简单的拉伸运动,保持身体活动量。

保证睡眠,促进恢复

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冬季应确保孩子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学龄前儿童建议睡10-12小时,学龄儿童睡9-10小时,睡前避免让孩子玩电子产品或进行剧烈运动,可通过听轻音乐、讲睡前故事等方式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

冬季夜晚气温较低,但室内不宜温度过高,保持在20-22℃为宜,湿度维持在50%-60%,过于干燥的空气容易引发呼吸道不适,给孩子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睡衣,避免盖过厚的被子,防止因过热导致踢被受凉。

注意卫生,预防感染

冬季是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高发期,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双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家庭环境应定期通风,每天至少开窗2次,每次20-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孩子的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毛巾、水杯等个人物品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皮肤护理,防止干燥

冬季气候干燥,儿童皮肤娇嫩,容易出现干燥、皲裂甚至瘙痒,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37-40℃为宜,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避免使用碱性较强的沐浴露,洗完后及时用柔软的毛巾擦干身体,并涂抹儿童专用的润肤霜,尤其注意面部、手部、脚部等易干燥部位。

嘴唇干燥时,可涂抹儿童润唇膏,避免孩子舔舐导致干裂,室内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但需定期清洁,防止细菌滋生,给孩子穿着宽松、纯棉的衣物,避免化纤材质直接接触皮肤,减少过敏和刺激。

相关问答FAQs

问:冬季孩子频繁感冒,是不是穿得太少?
答:不一定,感冒并非单纯由“穿少”引起,过度保暖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出汗后受凉,应根据气温和活动量合理穿衣,保持“背暖、肚暖、足暖”即可,频繁感冒可能与免疫力低下、缺乏运动或睡眠不足有关,建议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必要时咨询医生检查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

问:冬季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
答:冬季孩子饮水量减少是常见现象,家长可通过以下方法改善:1. 用可爱的水杯或吸管杯吸引孩子兴趣;2. 少量多次提醒,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3. 适当喝温热的汤羹、水果茶或稀释的果汁增加水分摄入;4. 家长以身作则,养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如果孩子出现尿少、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