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继续教育政策宣传

江西省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工作,将其作为提升人才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政策,规范继续教育管理,完善学习服务体系,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企业职工等群体积极参与学习,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本文将从政策背景、主要内容、实施保障及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解读。
政策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继续教育成为个人职业发展和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江西省立足“人才强省”战略,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江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为指导,构建了覆盖多领域、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体系,政策旨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学习机制,帮助从业人员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同时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政策核心内容
(一)适用对象与学习形式
江西省继续教育政策覆盖范围广泛,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企业职工、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者等群体,学习形式灵活多样,主要包括:
- 学历提升: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开放大学等途径提升学历层次;
- 非学历培训:参加行业主管部门、高校、企业等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研修班;
- 线上学习:依托“江西继续教育网”“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线上平台进行课程学习;
- 实践学习:参与项目研发、技术攻关、基层服务等实践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
(二)学时要求与考核标准
不同群体的继续教育学时要求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 群体类型 | 年度继续教育学时要求 | 备注 |
|---|---|---|
| 专业技术人员 | 累计不少于90学时 | 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 |
| 企业职工 | 累计不少于40学时 | 由企业结合岗位需求自主安排 |
| 农村实用人才 | 累计不少于30学时 | 重点围绕农业技术推广、乡村治理等内容 |
| 社会工作者 | 累计不少于60学时 | 包含政策法规、实务技能等模块 |
考核实行“学时+成果”双评价,学员需完成规定学时并通过考核,方可获得继续教育证书,部分领域(如医疗、教育、工程等)将继续教育与职称评审、岗位聘任、执业资格注册直接挂钩。
(三)支持政策与激励机制
为鼓励积极参与,江西省推出多项支持措施:
- 经费补贴:企业职工培训补贴按培训等级给予每人500-2000元不等;农村实用人才参加培训可享受免费或补贴政策;
- 税收优惠: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 学习激励:将继续教育成果纳入个人职业档案,作为评优评先、晋升提拔的重要参考;对表现突出的单位授予“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实施保障与监督机制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江西省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保障体系:
- 组织保障:成立由省人社厅、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组成的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政策实施;
- 平台建设: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资源,建设省级继续教育基地100余个,开发优质课程资源5000余门;
- 监督评估:建立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时记录、证书查询全程信息化;定期开展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对违规颁发证书、虚报学时等行为严肃处理。
常见问题解答(FAQs)
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如何查询和验证自己的继续教育学时?
答: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江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或“江西继续教育网”在线查询学时记录,学时数据由继续教育基地或用人单位统一上传,个人可下载继续教育证书作为证明,若对学时有异议,可向属地人社部门提出申诉,由主管部门核实处理。
问题2:企业组织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如何申请培训补贴?
答:企业需在培训前向所在地人社部门提交培训方案(含课程内容、师资、学员名单等),经审核后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提交学员考勤、考核结果、费用凭证等材料,人社部门根据培训等级和效果核定补贴,资金直接拨付至企业账户,补贴申请流程可通过“江西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在线办理。
继续教育是个人成长的“加油站”,也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江西省将继续优化政策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