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吉安学前教育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江西省吉安学前教育政策近年来在推动教育公平、提升保教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政策以“幼有所育”为目标,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办园体系、强化师资建设等措施,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江西省吉安学前教育政策

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吉安市作为江西省中部重要城市,始终将学前教育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政策以《江西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为指导,聚焦“普惠性”和“公益性”,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50%,形成以公办园为主体、民办园为补充的办园格局。

核心政策措施

  1. 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

    • 公办园建设:通过新建、改扩建小区配套幼儿园,鼓励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公办园,增加公办学位供给,2025-2025年,全市累计新增公办园学位1.2万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
    • 民办园扶持:对普惠性民办园给予生均经费补贴,2025年标准为每生每年600元,引导民办园降低收费标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2. 提升保教质量

    • 课程改革:推行“游戏化教学”,严禁“小学化”倾向,要求幼儿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开发本土化特色课程,如“红色文化启蒙”“庐陵文化体验”等。
    • 等级评估:实施幼儿园分类定级管理,对评为市级示范园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推动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补充机制: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养等方式,2025年新增幼儿教师500名,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
    • 培训提升:建立“市—县—园”三级培训体系,每年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培训时长不少于72学时。
  4. 保障经费投入

    建立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公办园每生每年不低于600元,普惠性民办园不低于400元,并纳入财政预算,2025年全市学前教育总投入达8.7亿元,较2025年增长65%。

政策实施成效

通过一系列举措,吉安市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和质量双提升,截至2025年,全市共有幼儿园1230所,在园幼儿18.7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8%,较2025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5%,优质园(市级以上示范园)占比达35%。

未来发展方向

下一步,吉安市将重点推进“幼小科学衔接”试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并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智慧幼儿园”项目提升管理效率。


FAQs

问:吉安市对普惠性民办园有哪些具体扶持政策?
答:吉安市对普惠性民办园实行“三补贴一奖励”政策:一是生均公用经费补贴,每生每年400元;二是租金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园给予最高50%的租金减免;三是教师培训补贴,按人均每年2000元标准支持园所开展师资培训;四是年度评估奖励,对评为优秀等次的普惠性民办园给予5万-10万元奖励。

问:如何保障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质量?
答:吉安市通过“三倾斜”政策保障农村学前教育:一是资源倾斜,优先支持乡镇中心园和村级幼儿园建设;二是师资倾斜,实行“县管校聘”制度,招聘教师时农村岗位占比不低于60%,并给予农村教师每月300-500元专项津贴;三是教研倾斜,组建“城乡教研共同体”,市级示范园对口帮扶农村园,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