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教育局新政策聚焦教育质量提升与资源优化,通过系统化改革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政策涵盖基础教育、师资建设、校园管理等多个维度,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为社会交出更满意的教育答卷。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近年来,万州区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但面临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教育差距、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等问题,为响应国家“建设教育强国”战略,万州教育局结合区域实际,出台新政策以“促进公平、提升质量、强化保障”为核心目标,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渝东北教育高地。
重点改革措施
(一)基础教育提质工程
新政策明确提出“小学强基、初中提质、高中创优”路径,在小学阶段,推进“双减”政策深化,要求学校开设课后服务兴趣课程,覆盖艺术、体育、科技等六大类,确保学生参与率达100%,初中阶段实施“课堂改革计划”,推广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2025年实现全区80%课堂达标,高中阶段则聚焦特色发展,支持万二中、万三中等学校打造科技、人文等特色学科基地,每年投入专项经费500万元用于课程研发。
(二)师资队伍建设优化
针对教师队伍老龄化、学科结构失衡等问题,政策推出三项举措:
- 人才引进计划:2025年面向全国公开招录200名优秀毕业生,重点补充英语、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教师;
- 教师培养工程:实施“名师工作室”项目,组建10个市级、20个区级名师工作室,每年培训骨干教师300人次;
- 待遇保障提升:将班主任津贴提高30%,乡村教师生活补贴扩大至覆盖所有乡镇学校,最高可达每月1200元。
(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政策明确“三个倾斜”:
- 经费倾斜:2025年农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提高至城市学校的1.2倍;
- 硬件倾斜:投入1.2亿元为20所农村学校新建实验室、图书馆,实现“班班通”设备全覆盖;
- 师资倾斜:推行“城区学校+农村学校”结对帮扶机制,每年互派教师100名交流任教。
(四)校园安全管理强化
新政策要求学校建立“人防+技防”双重安全体系,具体包括:
- 每所中小学配备专职保安员,校园重点区域安装智能监控;
- 每学期开展防溺水、防欺凌等主题教育活动不少于4次;
- 建立校园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实行食材全程可追溯管理。
实施保障与监督机制
为确保政策落地,万州教育局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机制,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学校政策执行情况开展年度评估,评估结果与学校绩效考核、校长职级评定直接挂钩,开通家长监督热线(023-58912345),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政策预期成效
通过新政策实施,预计到2026年,万州区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覆盖率达85%,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92%,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高至60%以上,教育满意度位居渝东北片区前列。
相关问答FAQs
Q1: 新政策对“双减”政策有何深化措施?
A1: 新政策在“双减”基础上,要求学校课后服务实现“三个全覆盖”——课程全覆盖、学生全覆盖、时间全覆盖,同时严禁教师组织有偿补课,建立作业公示制度,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
Q2: 如何保障农村学校师资质量?
A2: 政策通过“定向培养+待遇激励+职业发展”三方面保障农村师资:一是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乡村教师,毕业后服务期不少于5年;二是提高农村教师津贴和职称评审倾斜力度;三是实施“农村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每年组织教师赴城区名校跟岗学习1-2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