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晋江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有何亮点?

晋江市作为福建省经济强市和全国知名的“品牌之都”,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为吸引和集聚优秀教育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区域教育竞争力,晋江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大、覆盖广、服务优的人才引进政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晋江市教育人才引进政策

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晋江市教育人才引进政策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聚焦“教育强市”建设目标,紧扣“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个环节,旨在通过精准施策,吸引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育人才,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为晋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政策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及职业教育各学段,重点引进学科骨干教师、名校长、紧缺学科教师及高学历教学人才。

引进对象与条件

政策明确教育人才引进分为高层次教育人才优秀教育人才两大类,具体条件如下:

高层次教育人才

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特级教师、名校长、正高级教师,或具有博士学位且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突出业绩的人才等,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优秀教育人才

包括省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或“双一流”高校应届毕业生、硕士及以上学历研究生等,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教学潜力和较强的责任心。

所有引进人才需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普通话等级证书,无违法违纪记录。

引进方式与程序

晋江市教育人才引进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 校园招聘:面向“双一流”高校及省属重点师范院校,组织专场招聘会,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
  2. 公开选调:面向全国公办在编在岗教师,通过发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考核、体检、公示等程序引进成熟型教师。
  3. 柔性引进:通过兼职、讲学、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退休名校长、特级教师等高层次人才短期服务。
  4. 定向培养: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教育硕士、博士,建立本土人才储备库。

程序上实行“申报-审核-考核-公示-聘用”流程,考核方式包括笔试、试讲、面谈等,重点考察专业能力和教学素养。

政策待遇与保障

为解除人才后顾之忧,晋江市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具体待遇如下表所示:

人才类型 安家补贴 生活津贴 住房保障 其他支持
高层次教育人才 80万-200万元 5000元/月(5年) 提供人才公寓或购房补贴 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绿色通道”
优秀教育人才 20万-50万元 2000元/月(3年) 公租房优先分配或租房补贴 专项科研经费、职称评聘倾斜
紧缺学科教师 10万-30万元 1500元/月(2年) 租房补贴(最高1500元/月) 入职培训、导师制培养

政策还明确:

  • 职业发展:设立“教育人才专项培养资金”,支持人才参加国内外研修、学术交流;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中优先考虑。
  • 服务保障:协调解决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优先安排优质公办学校)、医疗保障等问题,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政策实施与管理

晋江市教育局牵头成立人才引进工作小组,负责政策解读、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建立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对引进人才实行“年度考核+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与续聘、待遇挂钩,畅通人才退出渠道,对考核不合格或违反师德师风者,按程序解除聘用合同,政策实施以来,已成功引进省市级骨干教师200余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500余名,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相关问答FAQs

Q1:晋江市教育人才引进政策对年龄有何限制?
A:不同类型人才年龄要求不同,高层次教育人才一般不超过55周岁,优秀教育人才不超过40周岁,紧缺学科教师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的紧缺人才或高层次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具体由引进单位评估后确定。

Q2:非公办学校教师是否可申请晋江市教育人才引进政策?
A:目前晋江市教育人才引进政策主要面向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或应届毕业生,非公办学校教师若符合条件,可通过“柔性引进”方式参与合作,或通过公开选调考试进入公办学校体系后享受相关待遇,具体可咨询晋江市教育局人才服务窗口。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