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作为我国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始终将公办教育发展作为民生工程的核心,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这些政策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重点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和特殊群体倾斜,为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基础教育阶段:促进公平,夯实根基
在义务教育阶段,河南省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2025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1250元,覆盖学生超过200万人次,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超50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二十条底线"全面达标,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
学前教育方面,河南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增加普惠性学位供给,全省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府给予每生每年200-780元的生均补贴,确保保教费标准不高于同类公办幼儿园的1.8倍,实施学前教育幼儿资助政策,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等可享受保教费减免,标准为每生每年每年级800-1200元。
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协调,精准资助
河南省全面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并逐步推进免除学杂费政策,2025年,全省共资助普通高中学生约80万人次,资助总金额超12亿元,其中助学金平均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脱贫家庭学生,每生每年发放3000元补助,并优先推荐就业,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覆盖率达100%,涉农专业和其他符合条件的专业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
高等教育阶段:多元资助,助力成长
河南省公办高校建立了"奖、贷、助、勤、补、免"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国家奖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为5000元,助学金平均为3300元/年,2025年,全省高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超40亿元,资助学生逾150万人次,针对助学贷款,河南省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本专科生最高可贷12000元/年,在校期间利息全免,对退役士兵、基层就业学生等群体实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最高补偿标准为12000元/年。
为支持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河南省实施"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和"高校专项"三大专项计划,2025年共录取农村学生超3万名,国家专项计划"录取1.2万人,显著提升了农村学生优质升学机会。
特殊群体保障:精准施策,兜牢底线
河南省高度重视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一人一档"关爱机制,落实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全省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每生每天补助5元,对残疾学生,实行"一人一案"教育安置,通过随班就读、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等方式确保入学率超99%,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行"两为主"政策(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教育待遇。
教育资源配置:倾斜薄弱,提升质量
河南省持续加大对农村和薄弱地区的教育投入,2025-2025年,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20亿元,支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推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实现教研、师资、资源共享,实施"银龄讲学计划""特岗教师计划",2025年招聘特岗教师1.2万名,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00-500元,有效提升了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性。
河南省公办教育主要资助政策一览表
| 教育阶段 | 资助项目 | 资助标准 | 覆盖范围 |
|---|---|---|---|
| 义务教育 | 免学杂费 | 全免 | 全体学生 |
| 免教科书费 | 全免 | 全体学生 | |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 | 小学生1000元/年,初中生1250元/年 | 约200万人次/年 | |
| 学前教育 | 公办幼儿园保教费 | 不高于同类公办幼儿园1.8倍 | 普惠性幼儿园 |
| 幼儿园资助 | 800-1200元/年 | 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 |
| 普通高中 | 免除学杂费 | 按物价标准 | 建档立卡等困难学生 |
| 国家助学金 | 平均2000元/年 | 约80万人次/年 | |
| 中等职业教育 | 免学费 | 全免 | 全体学生 |
| "雨露计划"补助 | 3000元/年 | 农村脱贫家庭学生 | |
| 高等教育 | 国家奖学金 | 8000元/年 | 优秀学生 |
| 国家助学贷款 | 最高12000元/年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
| 退役士兵教育资助 | 最高12000元/年 | 符合条件退役士兵 |
FAQs
Q1:河南省公办教育优惠政策如何申请?
A1:学生可向所在学校提交申请材料,学校审核公示后上报教育主管部门,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由学校直接免除或发放;高等教育奖助学金需通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申请,助学贷款需在户籍地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办理,具体流程可咨询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或当地教育局。
Q2:非河南省户籍的随迁子女能否享受当地公办教育优惠政策?
A2: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凭居住证、就业证明等材料,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近入学,与本地学生同等享受免学杂费、免费教科书等政策,学前教育阶段可申请普惠性幼儿园学位,义务教育阶段严格执行"两为主"政策,确保教育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