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庆阳安全教育平台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在信息化时代,安全教育已成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公众素养的重要基石,庆阳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安全教育平台”构建起覆盖全学段、全领域的安全教育体系,为城市安全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安全教育平台 庆阳

安全教育平台:庆阳安全教育的数字化引擎

“安全教育平台”作为庆阳市教育主管部门主导推进的核心项目,以“互联网+安全教育”为模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安全教育的系统化、标准化和个性化,平台涵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欺凌、应急避险等12大类课程内容,通过动画、微课、VR实景模拟等多元形式,让抽象的安全知识变得生动直观,截至目前,庆阳市已有超过98%的中小学接入该平台,累计学习人次突破300万,师生安全知识知晓率提升至95%以上。

精准施策:构建多层次安全教育网络

庆阳市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设计差异化教学内容,小学阶段侧重“识别危险信号”,通过互动游戏教会孩子记住火警电话、防拐骗口诀;中学阶段则强化“应急技能训练”,如地震避险演练、心肺复苏操作等,平台还开设“家长课堂”,引导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为提升教育实效,庆阳市创新采用“线上学习+线下实践”模式,学生需完成平台规定的学时任务,学校每学期组织至少2次安全演练,并将参与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2025年,庆阳市依托平台开展的“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吸引了全市20余万师生参与,通过知识竞赛、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成果。

数据赋能:打造智能化安全管理闭环

安全教育平台不仅是学习工具,更是安全管理的中枢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教育部门可实时监测各校学习进度、薄弱环节及事故隐患点,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平台数据显示,农村学校防溺水课程完成率较低,庆阳市随即针对性开展“暑期安全进乡村”活动,发放宣传手册5万余份,组织志愿者上门辅导,有效降低了暑期溺水事故发生率。

平台还建立了“安全隐患上报”功能,师生可随时发现并上报校园及周边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在24小时内响应处置,2025年以来,通过该功能累计整改安全隐患326项,包括消防设施老化、校园周边交通混乱等,为师生创造了更安全的环境。

社会协同:拓展安全教育外延

庆阳市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平台的辐射作用,推动安全教育从校园向社区、企业延伸,平台开设“社会安全”专栏,普及居家用电安全、燃气使用规范、反诈骗知识等,覆盖人群超50万,联合市应急管理局、消防支队等部门,开展“安全知识进万家”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讲座等形式,提升全民安全素养。

在职业教育领域,平台与本地企业合作开发“岗位安全培训”课程,针对建筑、化工等高危行业,定制化讲解操作规范、应急处理流程,2025年,参与培训的企业员工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40%,显著提升了安全生产水平。

成效显著:筑牢城市安全发展根基

经过多年实践,安全教育平台已成为庆阳市安全教育的“金字招牌”,数据显示,全市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连续五年下降,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显著增强,2025年,庆阳市获评“甘肃省安全教育示范城市”,其经验被省教育厅向全省推广。

展望未来,庆阳市将持续优化平台功能,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推荐,并探索“安全教育+心理健康”融合模式,全方位守护学生成长,计划将平台服务延伸至老年群体、新市民等,构建全民覆盖的安全教育新格局。

FAQs
Q1:安全教育平台的学习数据如何保障学生隐私?
A:庆阳市安全教育平台采用国家等级保护2.0标准,所有数据存储于加密服务器,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学生个人信息仅用于教育统计和安全管理,不对外泄露,且家长可通过平台随时查看数据使用记录。

Q2:农村学校网络条件有限,如何有效使用安全教育平台?
A:针对农村地区网络覆盖问题,庆阳市采取“线上+线下”互补策略:学校利用多媒体教室集中组织学生观看课程;教育部门将核心课程下载为离线版,通过U盘、光盘等形式分发,确保偏远地区学生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