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株洲十三五教育政策有何重点与成效?

株洲市“十三五”教育政策是湖南省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政策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围绕教育公平、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等核心任务,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以下是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实施成效:

株洲市十三五教育政策

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2025-2025年),株洲市立足“长株潭城市群”国家战略和“制造强市”发展定位,将教育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提出“到2025年,教育发展水平进入全省前列,教育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的总体目标,政策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教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

重点任务与实施举措

(一)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均衡发展

  1. 基础教育资源扩容:投入超50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20所,新增学位6.2万个,重点解决“大班额”问题,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达98%,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2. 特殊群体教育保障:建立随迁子女入学“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00%纳入公办学校就读;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5%。

(二)提升教育质量,强化内涵建设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施“课堂提质工程”,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85%。
  2.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整合10所中职学校,组建2个职教集团,重点对接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建设12个省级以上示范性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6%以上。
  3. 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支持湖南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新增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推动高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30个,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教师培养培训: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培养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200人;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年均培训教师3万人次。
  2. 保障教师待遇: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保障机制,确保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农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补贴和住房保障政策。

(四)推进教育信息化

  1. 智慧校园建设: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全市中小学多媒体教室覆盖率达100%,建成“株洲教育云”平台,共享优质课程资源10万节。
  2. 教育数据管理:建立教育大数据中心,实现学生学籍、师资管理等信息化,提升教育治理效能。

政策实施成效

领域 主要成效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100%,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显著缩小
教育质量 高考一本上线率较“十二五”末提升12个百分点,职业教育获国家级奖项23项
师资力量 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初中99.8%、高中97.5%,省级以上名师数量翻番
信息化水平 建成智慧校园200所,获评“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城市”

特色与创新

  1. “株洲教育魔方”模式: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共享,形成“1+N”教育共同体。
  2. 产教融合“株洲样本”:校企共建“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获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案例奖。

挑战与展望

尽管“十三五”教育政策成效显著,但仍面临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性待提升等问题。“十四五”期间,株洲市将进一步聚焦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幸福株洲”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问答FAQs

Q1:株洲市“十三五”期间如何解决“大班额”问题?
A1:通过“新建+改扩建”双轮驱动,累计投入资金超50亿元,新增学位6.2万个;同时推行“阳光招生”政策,严格划定学区范围,严禁违规掐尖招生,有效控制班额规模,小学、初中班额分别降至45人、50人以下。

Q2:职业教育在株洲市“十三五”政策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A2:职业教育被定位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政策通过整合资源、组建职教集团、深化产教融合,重点培养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96%以上,为株洲打造“中国动力谷”提供了人才支撑。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