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教育局最新政策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师资建设等多项举措,为全市教育生态注入新活力,政策以“公平、优质、创新、安全”为核心,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多个领域,旨在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基础教育: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政策重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明确提出“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提升一批”的学校建设计划,未来三年将投入超50亿元,新增学位2万个,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名校带动、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在“双减”政策深化方面,无锡教育局要求学校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并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引入非遗传承、科技创新等特色课程,确保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
政策还强调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明确随迁子女入学“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并完善残疾儿童少年融合教育支持体系,2025年前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领域,最新政策提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目标,推动职业院校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重点围绕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设置专业,到2026年,将建成10个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500名以上,政策还支持职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为畅通职业教育学生发展通道,政策明确中职毕业生可通过“职教高考”“专升本”等多种途径升入高等院校,并扩大高职院校面向中职生的招生计划比例。
师资建设:强化队伍专业素养
教师队伍建设是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无锡教育局将实施“名师培育工程”,三年内培养市级以上名师200名、骨干教师1000名,并建立教师轮岗交流机制,确保优质师资在城乡、校际间合理流动,提高教师待遇,将班主任津贴、课后服务补助等纳入财政保障,并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提供常态化培训。
针对师德师风建设,政策要求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并建立教师信用档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教育数字化: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为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政策明确加快“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实现全市中小学数字资源全覆盖,未来两年,将改造升级10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推广AI教学、虚拟实验等新技术应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政策还强调数据安全,要求学校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防范网络风险。
保障措施:完善监管与评价体系
为确保政策落地,无锡教育局建立“三级督导”机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并将政策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优化教育评价体系,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倾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特色发展。
无锡教育局最新政策重点任务概览
| 领域 | 核心任务 | 目标指标 |
|--------------|-----------------------------------|-----------------------------------|
| 基础教育 | 推进优质均衡、深化“双减” | 三年新增学位2万个,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超80% |
| 职业教育 | 深化产教融合、畅通升学渠道 | 建成10个产教融合基地,扩大“职教高考”规模 |
| 师资建设 | 名师培育、轮岗交流、待遇提升 | 培养200名市级名师,实现教师轮岗常态化 |
| 教育数字化 | 智慧校园建设、数据安全 | 改造10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 |
FAQs
Q1:新政策对“双减”有哪些具体措施?
A:无锡教育局通过“压作业、提质量、强服务”落实“双减”:一是建立作业总量控制机制,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不超过60分钟;二是推行“课后服务2.0”版本,提供体育、艺术、科普等30余门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三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严禁学科类培训超标超前,并推行“黑白名单”制度。
Q2:如何保障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就业?
A:政策从三方面保障职业教育学生发展:一是畅通升学渠道,扩大“职教高考”招生计划,支持学生通过技能考试升入本科院校;二是深化校企合作,推行“订单班”培养模式,确保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超90%;三是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对接行业标准,提升证书含金量,增强学生职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