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寒假班会安全教育,2025最新要点有哪些?家长必看!

寒假将至,为确保同学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本次班会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核心,从多个维度展开安全教育,帮助同学们树立安全意识,掌握防范技能,共筑假期安全防线。

寒假班会安全教育

居家安全:筑牢“家庭防护网”

居家是假期的主要活动场所,需重点关注以下风险点:

  1. 用电安全:不随意触碰电源插座,不湿手操作电器;使用取暖设备时远离易燃物,人走断电;定期检查家中电路,避免老化引发短路。
  2. 用气安全:使用燃气时保持通风,使用后及时关闭阀门;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关闭总阀,严禁动用明火或电器开关,到室外安全地点报警。
  3. 防盗防火:离家前检查门窗是否锁好,不单独给陌生人开门;学习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熟悉逃生路线,家中常备灭火器、逃生绳等应急物品。

出行安全:守护“平安路途”

假期出行频繁,需提前规划,规避风险:

  1.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乘坐正规交通工具,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骑行电动车时佩戴安全头盔,未满12岁不得骑车上路。
  2. 旅行安全:选择正规旅行社,不参与“低价团”“野导团”;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及疫情政策,做好防护措施;保管好个人财物,不轻易透露家庭信息。
  3. 极端天气应对:遇雨雪冰冻天气,减少外出,注意防滑;遇到暴雨、台风等灾害,及时到安全区域躲避,避免前往山区、河道等危险地带。

网络安全:警惕“虚拟陷阱”

网络世界纷繁复杂,需提高警惕,防范风险:

  1. 信息保护:不随意透露个人及家庭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谨防电信诈骗;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换社交账号密码。
  2. 健康用网: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游戏;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传播谣言,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3. 防骗意识:警惕“中奖”“兼职刷单”等诈骗手段,凡是涉及转账汇款,务必与家长核实;遇到网络欺凌,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保留证据并报警。

健康防护:守护“身心安康”

假期需兼顾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状态:

  1. 饮食卫生:注意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购买食品时查看保质期,不食用“三无”产品;生熟分开,避免食物中毒。
  2. 疾病预防:勤洗手、常通风,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流感;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
  3. 心理健康: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遇到烦恼主动寻求帮助;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避免焦虑情绪。

社会实践:遵守“行为规范”

参与社会实践或兼职时,需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自身权益:

  1. 合法合规: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兼职,签订劳务协议,明确薪资、工作时间等条款;不从事高空作业、危险品运输等高危工作。
  2. 自我保护:单独外出时告知家人去向及返回时间;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邀约,避免前往偏僻场所;遇到纠纷或危险,及时拨打110求助。

假期安全自查表

类别 检查项目 注意事项
居家安全 电器使用是否规范 不超负荷用电,人走断电
燃气阀门是否关闭 使用时通风,定期检查管道
出行安全 交通工具是否正规 拒绝黑车,系好安全带
目的地天气是否了解 提前准备防护用品,避开恶劣天气
网络安全 个人信息是否妥善保管 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
是否安装杀毒软件 定期更新系统,扫描病毒
健康防护 饮食是否规律卫生 不购买“三无”食品,生熟分开储存
作息是否规律 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

相关问答FAQs

Q1:寒假独自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门应该如何处理?
A1:首先通过猫眼观察对方身份,若不认识或不确认,坚决不开门;可假装家中有人,大声喊“爸爸妈妈,有客人来了”,或告知对方“父母正在忙,请改日再来”,若陌生人纠缠不休,立即拨打家长电话或110报警,切勿与对方发生冲突。

Q2:假期想参加线上兼职,如何辨别是否为诈骗?
A2:警惕“高薪轻松”“无需经验”的虚假兼职,要求先交押金、培训费、保证金的多为诈骗;正规兼职会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工作内容与薪资标准;若对方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或要求转账,务必立即终止联系并向家长核实。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