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生动有趣的儿歌形式,将安全知识融入日常,既能让孩子轻松记忆,又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以下从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居家安全、户外安全四个方面,整理适合幼儿园孩子的安全常识儿歌及相关要点。

交通安全:规则记心间,平安伴成长
交通安全是幼儿接触最早的安全知识之一,儿歌通过简单形象的比喻,帮助孩子理解交通规则。
儿歌示例:
《红绿灯》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过马路,左右看,斑马线上最安全。
乘车系好安全带,头手不伸窗外边。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追不跑不打闹。
核心要点:
- 认识红绿灯信号含义,遵守“一停二看三通过”原则;
- 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或人行天桥,不横穿马路;
- 乘坐私家车或公交车时,系好安全带,不将身体部位伸出窗外;
- 不在马路上追逐、玩耍,远离车辆盲区。
常见交通标志认知表:
| 标志图案 | 名称 | 含义 |
|----------------|--------|--------------------------|
| 🚥(红绿灯) | 信号灯 | 红停绿行,黄灯警示 |
| 🚸(小孩奔跑) | 注意儿童 | 提醒驾驶员附近有幼儿 |
| 🚸(斑马线) | 人行横道 | 允许行人安全通过的道路 |
校园安全:守秩序,懂避险
幼儿园是集体生活的场所,校园安全涉及活动、饮食、交往等多个方面,需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儿歌示例:
《校园安全歌》
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推不挤慢慢走。
小桌椅,轻轻放,不打闹来不争抢。
小铅笔,尖尖头,使用时别用口叼。
吃饭前,要洗手,热汤吹凉再入口。
核心要点:
- 活动安全:上下楼梯扶扶手,不奔跑、不推搡;玩滑梯、秋千时遵守秩序,不插队、不推挤;
- 用具安全:不将铅笔、剪刀等尖锐物品对准他人,不将小零件放入口、鼻、耳;
- 饮食安全:饭前便后洗手,不购买“三无”零食,不食用陌生人给予的食物;
- 应急常识: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口鼻,弯腰低姿撤离;遇到地震时躲在桌子下,待稳定后有序疏散。
居家安全:小细节,大安全
家庭是幼儿主要活动空间,居家安全隐患常被忽视,需通过儿歌帮助孩子识别危险行为。
儿歌示例:
《居家安全谣》
小插座,有电眼,小手别去乱摸玩。
热水瓶,暖壶高,宝宝别去碰倒了。
小药丸,彩色糖,不是糖果不能尝。
陌生人,来敲门,猫眼看清再开口。
核心要点:
- 用电安全:不触摸插座、开关,不玩电线电器;湿手不碰电源;
- 用火安全:不玩火柴、打火机,远离燃气灶、热水壶等高温物品;
- 用药安全:不随意服用药品,药品需放在幼儿无法接触的地方;
- 防骗安全: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记住家长电话和家庭住址。
户外安全:乐中守规,远离危险
户外活动能让孩子亲近自然,但也需防范意外伤害,儿歌可引导孩子在玩耍时注意环境安全。
儿歌示例:
《安全玩一玩》
小河边,不能去,没有大人别靠近。
小动物,很可爱,不打不摸防伤害。
放风筝,选空地,远离电线和高压。
做游戏,守规则,不推不挤乐呵呵。
核心要点:
- 水域安全:不独自到河边、池塘边玩耍,不私自下水游泳;
- 动物安全:不随意触摸流浪动物或他人宠物的头部、尾巴;
- 游戏安全:不在施工工地、高压线附近玩耍,不玩危险游戏(如“摔跤”“勒脖子”);
- 天气安全:雷雨天气不在树下躲雨,不在户外空旷处停留;大风天气远离广告牌、阳台。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让幼儿快速记住安全儿歌?
A1:可通过“多感官记忆法”帮助孩子记忆:一是结合动作,如唱“红灯停”时双手掌心向前推,“绿灯行”时原地踏步;二是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如出示红绿灯卡片讲解含义;三是日常重复,在上下学、游戏时反复吟唱,强化记忆;四是情景模拟,如扮演“过马路”游戏,让孩子在实践中应用儿歌内容。
Q2:幼儿园安全教育除了儿歌,还有哪些有效方式?
A2:除儿歌外,还可采用以下方式:一是安全绘本阅读,选择《我不跟你走》《红绿灯眨眼睛》等故事性强的绘本,通过情节理解安全知识;二是情景剧表演,让孩子扮演“小交警”“安全小卫士”,在角色扮演中掌握应对方法;三是安全演练,定期组织火灾、地震疏散演练,培养应急反应能力;四是家园共育,家长与教师共同配合,将安全规则融入生活细节,如过马路时引导孩子观察路况,强化安全行为。
